鲰生剧是可怜虫,二载闽南逐转蓬。
流落怕谈桑海事,追随空记竹林中。
恼人春色花无赖,消我乡愁酒有功。
最忆旧时文宴处,梦魂夜夜雾峰东。

诗句解析

1 “鲰生剧是可怜虫”:这句表达了诗人自谦的心理状态。”鲰生”指的是不才之人,”剧是可怜虫”表示自己感到不幸或被轻视,如同被人怜悯的虫子一样。

  1. “二载闽南逐转蓬”:描述了诗人在闽南地区生活了两年时间,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不稳定且漂泊。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南部,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他长时间生活的地方。

  2. “流落怕谈桑海事”:这里的“桑海事”指的是与农业、商业等有关的事物,诗人因为生活的不稳定而害怕谈及这些可能带来麻烦的话题。流落意味着无依无靠,生活在社会底层。

  3. “追随空记竹林中”:这句诗表明虽然诗人在世俗社会中显得孤立无援,但内心仍然保持着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如同古代文人常常隐居于竹林之中一样。

  4. “恼人春色花无赖”:春天的到来本应带来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此处却用了一种带有些许戏谑和不满的语气,表达对春天美景的无奈感受,可能是因为这美景并不能带给诗人太多的喜悦和期待。

  5. “消我乡愁酒有功”:尽管春天的美使人烦恼,但酒能暂时忘却忧愁,诗人通过饮酒来减轻对家乡的思念。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我调节和慰藉方式。

  6. “最忆旧时文宴处,梦魂夜夜雾峰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旧之情,他最怀念过去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的美好时光,那些温馨的记忆如同夜晚梦中出现的景象,总是浮现在他的梦境之中。”雾峰东”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东西,代表着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记忆或者向往的地方。

译文

卑微如鲰生,实乃可悯之辈,已过两载,我仍在闽南辗转漂泊,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流离失所,唯恐提及世事纷争,只记得往昔竹影摇曳中的清静。
春日的花儿虽艳美,却惹人心烦,仿佛故意与我作对;酒成了我的良伴,它似乎能驱散我的乡愁。
最为怀念昔日文宴欢聚之地,夜夜梦回,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回忆往昔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首句“鲰生剧是可怜虫”,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开篇,将自己比作一只可怜的昆虫,暗喻自己的身世和处境。接着通过描述在闽南地区的流浪生活和对外界事物的恐惧,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尤其是与友人共饮的场景,以及在梦中重温这些美好时刻的情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