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犹似草从风,齐望丹霄日再中。
仁政喔咻须有术,太平粉饰究何庸!
天寒冻杀山头雀,岁歉饥啼泽畔鸿。
安得才人宣室召,频将水旱奏深宫。
【解析】
本诗为诗人晚年的作品。据《唐才子传》记载,“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白居易因上表谏迎佛骨一事得罪了宪宗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又因上疏请求释放被贬的朝官,再次触怒皇上而被降职为杭州刺史。此诗是作者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表达了他忧国忧民之心。
首句点明题目,即诗人在年暮时分感怀世事、感慨自己处境的一种心情。“民心犹似草从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心犹如随风倒伏的草木一样,没有自己的主张,完全随波逐流;“齐望丹霄日再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仰望着高高的蓝天,希望太阳能重新升起,恢复光明。这里的“齐望”、“丹霄”都指天空,诗人用“齐望”、“丹霄”这两个词来比喻人民对统治者的期盼与希望,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同情与关怀。这两句诗通过“民心犹似草从风”和“齐望丹霄日再中”两个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仁政喔咻须有术,太平粉饰究何庸!”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要想让民众安居乐业,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而那些只知粉饰太平的人,却不知道真正的太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里的“仁政”指的是好的政策,而“太平”则是指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诗人认为,想要让国家真正安定繁荣,必须要有好的政策,而不能只是表面上的粉饰太平。
“天寒冻杀山头雀,岁歉饥啼泽畔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寒地冻的冬季,连山头的鸟儿也冻死了,而那些饥饿的鸟雀只能在泽边的土地上寻找食物,发出了凄厉的叫声。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比作人,表达了自己对农民遭受灾荒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农民遭受的苦难和不幸的深切关注。
“安得才人宣室召,频将水旱奏深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能有一位有才能的人被宣召入宫,那么就能及时向皇帝报告灾情,防止灾害的发生。这里的“宣室”指皇宫,而“才人”则是指有才能的人。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才来为国家分忧,解决国家的危难。然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的时候所写。诗人以百姓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百姓生活状况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民生疾苦和社会动乱局面的深切忧虑,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