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二顷小亭孤,亭后亭前尽荔奴。
恰好篝车声里熟,课农兼得擘骊珠。
注释:
1.稻花二顷小亭孤:稻花田里的两顷地,有一个小亭子孤零零的。
2.亭后亭前尽荔奴:亭子的后面和前面都是荔枝树。
3.恰好篝车声里熟:正好在篝火的车声中成熟的。
4.课农兼得擘骊珠:教农民的同时,还得到珍贵的荔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稻花二顷小亭孤”,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稻田的画面。稻花田里的两顷地,有一个小亭子孤零零的。这一句虽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片金黄的稻田,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次句“亭后亭前尽荔奴”,诗人通过描绘荔枝树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的美景。亭子的后面和前面都是荔枝树,密密麻麻,一片翠绿。这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第三句“恰好篝车声里熟”,诗人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一个特殊的场景。在篝火的车声中,那些荔枝已经成熟了。这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课农兼得擘骊珠”,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农时还能收获到珍贵的荔枝,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句不仅赞美了田园的丰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田园风光的美丽,又有诗人情感的抒发。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