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电引雷车,阴霾蔽天宇。怨杀李花风,吹来榆荚雨。
霢霂近五旬,太阳难数睹。檐端瀑布悬,阶上水苔聚。
灶灌生蛙虾,栗烂化飞蛊。流潦哀旅人,隙漏怜蓬户。
阴阳失调和,致此淫霖苦。燮理今属谁?莫让伊、周辅。

久雨的译文为:

掣电引雷车,阴霾蔽天宇。    
怨杀李花风,吹来榆荚雨。    
霢霂近五旬,太阳难数睹。    
檐端瀑布悬,阶上水苔聚。    
灶灌生蛙虾,栗烂化飞蛊。    
流潦哀旅人,隙漏怜蓬户。    
阴阳失调和,致此淫霖苦。    
燮理今属谁?莫让伊、周辅。    

诗句释义如下:

  1. “掣电引雷车,阴霾蔽天宇”:描述了天气阴沉如同雷电交加,遮蔽了天空的景象。
  2. “怨杀李花风,吹来榆荚雨”:李花因风雨飘落,而榆荚雨则被风雨吹打。
  3. “霢霂近五旬,太阳难数睹”:连续下了五十多天雨,连太阳都难得一见。
  4. “檐端瀑布悬,阶上水苔聚”:檐头的雨水汇成瀑布,阶上的积水使得水苔聚集。
  5. “灶灌生蛙虾,栗烂化飞蛊”:家中的厨房里因为下雨而长出蛙虾,甚至有些地方发生了虫灾。
  6. “流潦哀旅人,隙漏怜蓬户”:洪水冲刷着旅行者,漏雨的房屋让人感到凄凉。
  7. “阴阳失调和,致此淫霖苦”:由于阴阳失衡,导致长时间的大雨,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8. “燮理今属谁?莫让伊、周辅”:这种灾害的治理,现在该归咎于谁呢?不应依赖古代的圣贤辅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时间连绵细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湿润景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天气变化的感受和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启示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如何应对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