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
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玲珑玉

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

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译文:
玲珑的美玉
没有恙的栏杆,映照着秋天的色彩,一夜之间不知道谁会知晓。树林疏朗,太阳渐渐落下,这寒冷更加遥远。让人心烦意乱的是丹枫醉酒般的舞蹈,多么的娇艳美丽啊!令人感到凄美。可惜荒凉的城池,早晨的号角声不断吹响。
我闲适地珍惜着年轻的时光,思念着国家的山河和富贵,一切都变得如此悲哀。懒得披上狐裘,向东边的篱笆边,看着那些已经枯落的寒枝。伊人的所在在哪里,我忍不住将孤独的琴声调得急促,雅致的操持留给了我谁来继承?我的书信被滞留不前,让我惆怅不已,向南楼望去,惊起的鸿雁飞得慢。
赏析:
《玲珑玉》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家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的诗歌。全诗以”玲珑玉”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天画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无恙危阑”,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担忧和牵挂。他看到秋天的景象,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忧虑来自于他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第二句“染秋色、一夕谁知”,诗人用“染”字来形容秋天的颜色,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色彩斑斓。而“一夕谁知”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变化的无常感怀。他不明白为何一夜之间,秋天就如此迅速地改变,使得人们无法预料。

第三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描绘了诗人看到的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然而,这些景色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如此凄凉。他看到秋天的树木稀疏,阳光也变得微弱,这让他感到更加寒冷和孤独。这里的“天涯”一词,既指遥远的距离,也象征着人生的迷茫和无助感。

第四句“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这里用“丹枫”来比喻秋天的美丽景色,而“醉舞”则形容这些景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这种愉悦感,他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于是他想到了“婵娟青女”,这个词语代表着月亮和美女,它们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争夺美丽的风采。这里的“犹斗华姿”表达了诗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第五句“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描述了诗人在荒凉的城池中感受到的凄凉和孤独。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种困境。而清晨的号角声则加剧了他的痛苦,使他更加感到绝望。这里的“侵晓角吹”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最后一句“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的回忆和反思。他回忆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英俊潇洒,如今却已满头白发。而他感叹道:“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美好都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伤和遗憾。

这首《玲珑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玲珑玉”既是诗人心中的宝物,也是他心中所珍视的人或物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