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士惯疏萧。典尽鹴裘饮更豪。况有鸾笙丹凤琯,良宵。不放青灯照寂寥。
一笠一诗瓢。随分沧州听雨潮。何止黄花堪插帽,娇娆。江上芙蓉亦后凋。
南乡子
秋士惯疏萧。典尽鹴裘饮更豪。况有鸾笙丹凤琯,良宵。不放青灯照寂寥。
一笠一诗瓢。随分沧州听雨潮。何止黄花堪插帽,娇娆。江上芙蓉亦后凋。
注释:秋天的诗人习惯了弹奏箫声,典当了皮衣之后饮酒更加豪爽。又有鸾笙丹凤管,良宵美景不虚度。只带一顶斗笠,一把诗稿,在沧州边听雨潮声响起。哪里只有菊花能做帽子呢?它也很娇艳动人,江上的芙蓉花也稍后凋谢。赏析:这首词描写了秋日里一个潇洒自在的士人形象。词中“秋士”、“疏萧”等词渲染了一种清旷、高洁的境界。他虽生活贫困,但却自得其乐,不卑不亢地对待生活。他喜欢用箫声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喜欢用酒来排遣生活的烦恼,喜欢用音乐和自然景物来陶冶性情,表现了一种潇洒、超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