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重阳近,登临兴不虚。
曾经沧海远,转与故园疏。
唐代寻陈迹,江乡忆隐居。
何如下帷读,典籍恣佃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并写出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因此考生在解答时,首先应理解全诗的大意和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进行翻译,翻译时注意关键字词的提示意义。最后再分析赏析。
屈指重阳近,登临兴不虚(“屈指”是“屈指数”的意思,表示时间接近)——重阳节临近,登高望远兴致勃勃。屈指数着日子,发现已经快到重阳节了;登临高处,自然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曾经沧海远,转与故园疏(“沧海”是大海的意思,这里指代故乡)——曾经离别家乡远走他乡,如今又回到了故里,可是离家乡的距离更遥远了。
唐代寻陈迹,江乡忆隐居(“陈迹”是指过去的历史遗迹)——唐代追寻旧地,怀念隐居的生活。
何如下帷读,典籍恣佃渔(“下帷读”是说专心读书,“典籍恣佃渔”是指读书如鱼得水)——何不放下帷帐安心读书,让典籍成为自己手中的钓竿?
【答案】
诗人兴致盎然,准备登山赏菊。但诗人很快又想到,虽然远离故乡,但离家乡的距离更远了。他想起昔日离开故乡的情景:曾于唐代追访故址,怀念隐逸生活,而今已回到故乡。然而他发现家乡也变得面目全非,不如从前了。于是诗人决定放下一切杂念,专心读书,让典籍成为自己手中的钓竿,任凭他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