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以后费经营,体制于今几变更。
不识何尝非快活,好奇未免太聪明。
经书烧后无真本,字母传来半梵声。
我声雕虫徒碌碌,可怜浪费楮先生。
苍颉墓
结绳以后费经营,体制于今几变更。
不识何尝非快活,好奇未免太聪明。
经书烧后无真本,字母传来半梵声。
我声雕虫徒碌碌,可怜浪费楮先生。
注释:
- 结绳以后费经营:在结绳记事之后,还需要花费心思去管理。
- 体制于今几变更:现在的体制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
- 不识何尝非快活:虽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很快乐,但至少是一种乐趣。
- 好奇未免太聪明:过分好奇可能会导致过于聪明。
- 经书烧后无真本:烧毁的经书没有真正的副本。
- 字母传来半梵声:字母传入中国时,只有部分与梵文相同。
- 我声雕虫徒碌碌:我的发音像雕虫小技一样平凡。
- 可怜浪费楮先生:真是浪费了楮皮纸浆这些原材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当代文化变迁的感慨。首先,作者提到“结绳以后费经营”,暗示着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地投入精力和智慧。接着,“体制于今几变更”进一步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都在发生变化。
作者也指出这种“好奇未免太聪明”的现象,意味着在追求新奇和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过于追求完美和聪明,而忽视了实际的需求和效果。此外,“经书烧后无真本”反映了古代文献在历史上的流失和失传,以及后来人们对于这些经典文本的保护意识和努力。
“我声雕虫徒碌碌,可怜浪费楮先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声音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暗示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这里,“楮先生”可能是指用楮皮纸浆制成的纸钱,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纪念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回顾和对当代文化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