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灭是灵台,不了将来与未来。
总为夙根情重处,怕言哀处却言哀。
【注释】
- 清明:即寒食节。2. 纪事:记叙事情。3. 兼忆亡友邴西津:同时追念亡友李邴西津。4. 不生不灭:佛家语,意谓生死轮回,如梦幻泡影,没有实在性。5. 灵台:心地。6. 不了将来与未来:无法预料将来和未来的事情。7. 总为夙根情重处:始终是因为过去的情感深厚之处。8. 怕言哀处却言哀:在表达悲伤时反而更显得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节怀念亡友李邴西津所作。诗人通过对生命、死亡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首句“不生不灭是灵台”,运用佛家语“不生不灭”,来描述生命的无常和虚幻。这里的“灵台”,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也指代生命本身。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生命的本质是无法把握的,如同梦中的情景一样。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诗意,让人深思。
次句“不了将来与未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不确定性。他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也无法把握未来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生命充满了未知和困惑,让人不禁心生忧虑和恐惧。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也赋予了生命以神秘和魅力,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第三句“总为夙根情重处,怕言哀处却言哀”,诗人进一步抒发了他对亡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夙根”是指过去的深厚情感,而“情重处”则是指这些情感最为深刻的地方。诗人担心在表达悲伤时反而更加悲怆,因为内心深处的感情太过沉重,难以言表。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亡友深深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描绘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生命、死亡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独特感悟,让人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