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路迢迢,劫后秋榕叶未凋。
古岸泥高坚似石,乱滩雨足涨如潮。
趁墟归向斜阳晚,结寨居从绝壁遥。
只觉炎荒风景异,不妨随意纪歌谣。
【注】: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偓。
雩都道中(其一)
山重水复路迢迢,劫后秋榕叶未凋。
古岸泥高坚似石,乱滩雨足涨如潮。
趁墟归向斜阳晚,结寨居从绝壁遥。
只觉炎荒风景异,不妨随意纪歌谣。
【注释】:
1、雩都:即今江西于都县,是赣南山区的重要县城。此诗为作者行经于此时所作。
2、“山重水复”:形容地势高低不平,曲折蜿蜒。
3、“劫后”:指战争之后,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苦。
4、“榕”:一种树名。
5、“泥高”:泥土坚实。
6、“结寨”:建立营帐或临时居住地。
7、“炎荒”:指南方炎热荒凉的地区。
8、“纪歌谣”:记录歌曲与民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行旅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方地区的景色和民风的赞美。
首句“山重水复路迢迢”,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山峦重叠,水流湍急,道路漫长而艰险。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作者此行经历的概括。
第二句“劫后秋榕叶未凋”,则转入对南方秋天景色的描绘。虽然经历了战乱,但这里的树木依然茂盛,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不仅是对南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和平的珍视。
第三、四句则是对南方乡村生活的具体描写。“古岸泥高坚似石”,“乱滩雨足涨如潮”,形象地描绘了南方山区的地形地貌和河流水势。这些描写不仅生动传神,也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趁墟归向斜阳晚,结寨居从绝壁遥。”意思是说,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趁着墟市的热闹,回到住处;而住在高处的寨子里,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宁静。这既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南方山水的喜爱。
这首诗通过对南方山水、乡村生活和作者内心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