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湖山自在身,超超大雅独扶轮。
文章名世无馀子,治谱传家有替人。
桃实长添方朔寿,梅花近接岭南春。
更欣三度重游地,一度风光一度新。
【注释】子良:即沈子良,字子云,吴兴武康人。酬诗二律:应和对方的《酬诗二律》。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首联写诗人在湖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超然物外;颔联赞颂友人文章卓越,治家严谨;颈联写自己桃实常添方朔寿,梅花近接岭南春;尾联写与故人之友情深,三度重游此地,风光依旧,但每次来都有新发现。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乐观情怀。
跌宕湖山自在身,超超大雅独扶轮。
文章名世无馀子,治谱传家有替人。
桃实长添方朔寿,梅花近接岭南春。
更欣三度重游地,一度风光一度新。
【注释】子良:即沈子良,字子云,吴兴武康人。酬诗二律:应和对方的《酬诗二律》。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首联写诗人在湖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超然物外;颔联赞颂友人文章卓越,治家严谨;颈联写自己桃实常添方朔寿,梅花近接岭南春;尾联写与故人之友情深,三度重游此地,风光依旧,但每次来都有新发现。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乐观情怀。
诗名:《登抚州拟岘台和李秀峰韵》 诗句如下: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译文为:这座孤城历经百战,依然屹立不倒,它就是那座巍然耸立的楼阁。它见证了无数战争的洗礼,经历了无数的烽火硝烟。尽管历尽沧桑,但仍然无法摆脱那些关于历史的记忆和忧愁。窗外的山色如画,江水的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谁能像我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首联:“小聚才经月,匆匆况岁阑”意思是:相聚的时间还很短就又要分离了,岁月不饶人,时光飞逝。“小聚才经月,匆匆况岁阑”是写别离。 颔联:家贫催别易,道远寄书难。“家贫催别易”,指自己家境不好,所以离别时容易;“道远寄书难”,说明自己与亲人相隔千里,写信不易。“家贫”和“道远”都是作者自己的遭遇
诗句释义: 1. 叹息前朝事,扁舟又此过。 - “叹息”,表示感慨或哀叹。 - “前朝事”,指过去的历史或往事。 - “扁舟”,小船。 - “又此过”,再次经过这里。 2. 强藩将问鼎,同室竟操戈。 - “问鼎”,比喻企图夺取最高权力。 - “同室”与“异室”,“同室”指同一家的人,“异室”指不同家的人。 - “竟操戈”,最终发生冲突或争斗。 3. 天子徵歌急,权奸窃柄多。 - “徵歌”
诗句释义 1 六月上浣将赴金陵留别赵一臣 - 这是诗的标题,指的是诗人即将在六月初的某个时间去金陵(今南京)。"上浣"通常指农历的初五或初六。 2. 一见如相识 - 形容与赵一臣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一见"表示初次见面,"如相识"表示感觉像旧相识。 3. 风流是我师 - "风流"在这里指的是才子佳人的风范,而"是我师"表明诗人自认为有这种风范的导师。 4. 才人多好色 -
【注释】 ①舟中忆内二首:题下注云:“病里,因寄内也。时在广陵。”内,即妻子。 ②难为别:难以作别。 ③饥驱只自惭:饥饿驱使我惭愧。 ④封侯:指做高官。⑤君:指妻。⑩何堪:怎能忍受?何年:什么时候。偕隐:同隐山林。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情,对人生有很深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舟中忆内》是写于诗人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途中的一首抒情诗
湘河舟次 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 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闲吟入楚歌。 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注释: - 七泽三湘地:指湖南地区,因为这里有三个著名的湖泊——洞庭湖、湘江和资水,所以被称为“七泽”。 - 扁舟又此过:扁舟,即小船;又,再次;此,指此处的湘河。诗人又一次经过这个地点。 - 风尘频跋涉:风尘,指旅途中的尘土和尘埃;频,频繁;跋涉,长途行走。形容旅途的艰辛。 -
【注释】 新喻道中:新喻县的途中。 邮程记:指寄信人行程记录。 惊心容路赊:惊讶于路途遥远。 风多帆鼓腹,滩险石磨牙:意思是说风大,帆就鼓起;滩险,石头就把船磨破了牙齿。 好鸟啼丛筱(jiǎo):美丽的小鸟在丛生的芦苇丛中鸣叫。 游鱼唼(shà)落花:游动的鱼儿在水里啄食着落花。 溪山幽绝处,羡煞野人家:形容山水景色非常优美,让人羡慕那野外的人家。 【赏析】
诗解: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钱榆庵时所作。钱榆庵即将离开,作者感慨他的处境,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希望。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凛凛岁云暮,嗟君何所之。(岁月将尽,叹息你将前往何处?) - 凛凛(形容天气寒冷):寒冷。 - 岁云暮:年华已近尾声。 - 嗟(jiē)君何所之:叹息你将会去哪里。 - 何所之:到哪里去。 2. 不谐惟世俗(不为世俗所同)。 - 不谐:不投合、不合。 - 惟:只。 3.
昌山晚泊 译文 两山间,一河流。 水流过脉留滩石,听到声响动客愁。 千重村树暗,四野暮云浮。 欲问严家事,悲风满渡头。 注释 - 两山中断处:在描述中,“两山”指的是两个相对的山峰,它们之间有一段距离,因此被称为“断”。 - 暼:这里可能是指视觉上的映照或反射,与“见”同义。 - 一条河流:这里的“一条河流”指的是位于两山之间的主要水体。 - 过脉:在这里,“过脉”可能是指河流穿越山体
注释: 1. 不洒穷途泪,艰难卅载尝。 —— 不因困顿失意而流泪,我曾在艰难的岁月中奋斗过三十年之久。 2. 危言动君相,奇气发文章。 —— 我敢于向朝廷进谏直言,以奇特的文采写出了杰出的文章。 3. 天下正多事,斯民剧可伤。 —— 此时天下正有很多事情发生,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4. 忧时同一哭,漫说少年狂。 —— 我为国忧民而悲伤,并不认为少年人的行为狂妄自大。 赏析:
吉州试院重九冯子良先生询赋诗索和和韵二首 节义文章夙所崇,此邦教泽溯流风。 秋声谁赋欧阳子,正气犹存信国公。 赖有汝南精月旦,定知冀北快群空。 丹黄偶暇挥吟笔,馀勇争夸矍铄翁。 注释: 1. 节义文章夙所崇:节操与义气是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德。 2. 此邦教泽溯流风:这地方的教化如同水流一般深远。教泽,教化之泽;溯流风,追忆前朝的遗风。 3. 秋声谁赋欧阳子:秋天的声音由谁赋写
注释: 岂有登高作赋才,论文且喜共衔杯:哪有登高作赋的才能,论文时却喜欢一起饮酒。 雁声忽报秋将老,鸿爪曾留客再来:忽然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秋天即将过去;鸿雁的爪印曾经留在过这里,知道客人又回来了。 千里相逢萍水合,重阳又见菊花开:在千里之外偶然相逢,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样;重阳节又能看到盛开的菊花。 新交旧主殷勤甚,送抱推襟日几回:新结交的朋友和老朋友都十分热情,每天拥抱送别,互相扶持
揽胜寻幽逸兴添,偏隅景物亦何嫌。 使君为政原多暇,奇境能游任久淹。 杨柳一溪春涨腻,菜花十里午风甜。 韶光易暮休轻掷,此日何期四美兼。 译文: 在王萼楼司马家棣的邀请下,与同人们一起春游,我被自然美景所吸引,心情愉悦。尽管是偏隅之地,景色也如此吸引人,我对此并不在意。 王萼楼司马家棣为政繁忙,但空闲之余,我们仍可尽情游玩,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春天来临,柳树垂柳摇曳生姿,一溪春水涨满春意盎然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酬答友人,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首联“健笔能将万象包,漫劳酬韵费推敲”,意为拥有强健的笔力,能够将万象包容其中。诗人在创作中无需刻意寻求推敲,自然就能写出佳作。这里的“万象”指的是世间万物,诗人用“健笔”来形容自己的笔力强大,能够涵盖各种题材。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并不需要刻意去推敲和寻找灵感,因为灵感自然会涌现。 颔联“闻名久已钦诗伯
【注释】张君: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小琴:作者的妹妹。惠诗:指朋友的诗。二章:两首诗。即和:按照原韵作答。原韵:即原作中的韵脚。奉答:恭敬而认真地答复。客邸:旅店。堪(kān):能够承受。岁月催:时间催促。旧雨:老朋友。追陪:追随。壮怀:豪情、壮志。风尘老:在风尘中消磨了壮志。好句:优美的诗句。阅历:经历世事。酬韵:作诗时所用的韵脚。又添:又增加了。诗草:诗歌作品。衡文:评定文章优劣。榜花
张君小琴惠诗二章即和原韵奉答 诗句释义: - 天涯频叹转蓬身:意指身处遥远的地方,感叹自己如同飘荡不定的蓬草,无法安定。 - 小聚匆匆记早春:表示与朋友短暂的聚会,时间匆忙而短暂,只记得春天的气息。 - 相忆曾劳鱼递訉:回忆起以前因为思念而写信或送鱼等表达思念的方式。 - 重逢却值雁来宾:形容重逢时恰逢大雁南飞,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 何期两度同游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