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风吹沙春无色,白日荒荒草痕黑。
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
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
一驼回首向长城,绝似湖阴孤鹭立。
两年放失江南春,翻从绝漠望乡国。
故人赆别知我贫,语我重来意悽切。
乾坤已更新涕泪,阅世难循旧车辙。
我行万里蚁旋磨,君拥岩疆龙起蛰。
散兵无术绝输挽,穷边例为人弃置。
时艰不作来日计,改弦往往穷儒术。
人间何世我别君,君自忧危我萧瑟。
尘昏跃马一碗泉,聊取甘芳解烦渴。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杨载,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第一句“束风吹沙春无色”,描绘了春天里狂风卷起的沙尘,使得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春天也失去了颜色。这一句通过视觉描写,生动地传达了春天被沙尘暴覆盖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艰难困境中的忧虑。
第二句“白日荒荒草痕黑”进一步描绘了沙尘暴过后的荒凉景象。阳光照射下,曾经郁郁葱葱的草地变得一片荒芜,连草根都显得黯然失色,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
第三句“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他不愿意驾车前往中原寻求解决之道,而是选择了在这片大地上徘徊,因为在他看来,这片大地已经被战乱和灾难所笼罩,没有出路。
第四句“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描述了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天空低垂,视野中除了茫茫沙海,别无他物;而行者则在夕阳西下时踏上旅途,这种场景增添了几分凄凉和无奈。
第五句“一驼回首向长城,绝似湖阴孤鹭立”,以骆驼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骆驼回头望向长城,就像湖边孤独的鹭鸶站立一样,预示着国家可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危机。
第六句“两年放失江南春,翻从绝漠望乡国”,回忆了作者离开江南时的心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再次回到北方,看到故乡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了思乡之情。
第七句“故人赆别知我贫,语我重来意悽切”,提到了与老朋友分别的情景。朋友知道作者家境贫寒,因此劝作者再回故土,但这样的言辞却更加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八句“乾坤已更新涕泪,阅世难循旧车辙”,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乾坤已经改变,但是人们仍然遵循着旧有的道路,无法摆脱困境。
第九句“我行万里蚁旋磨,君拥岩疆龙起蛰”,描述了自己在外奋斗的场景。作者形容自己的足迹遍布万里,就像蚂蚁在旋转的磨石上来回奔波;而对方则拥有坚固的岩疆,像一条巨龙在蛰伏后即将腾飞。
第十句“散兵无术绝输挽,穷边例为人弃置”,批评了社会的不公。军队分散,无法有效地维持秩序和运送物资;边疆地区更是常常被忽视,成为无人问津的角落。
第十一句“时艰不作来日计,改弦往往穷儒术”,表达了对当前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变革的渴望。作者认为当前的困境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需要不断尝试和改革才能找到出路。
第十二句“人间何世我别君,君自忧危我萧瑟”,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作者在告别友人时,深感人生如梦,而友人却独自面对危局。
第十三句“尘昏跃马一碗泉,聊取甘芳解烦渴”,最后以一幅清新的画面收尾。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作者用一碗泉水来解渴,寓意着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