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年华七十秋,老翁今日更何求。
惟期赢海歌安燕,长向南园乐杖鸠。
千里归来冰在抱,半生辛苦雪盈头。
读书为善承彝训,说服儿孙好自谋。
【解析】
此首七律,以七言绝句形式,自述庚辰七十之龄。前两联“弹指年华七十秋,老翁今日更何求”是说自己年过花甲,已是垂暮之年。后两联“惟期赢海歌安燕,长向南园乐杖鸠”,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高远。
【答案】
译文:弹指之间七十秋光已逝,如今年岁已大何必追求。只盼望大海波涛中歌声悠扬的归燕,在南园中快乐地栖息着。
千里归程,怀抱冰凌;半生辛劳,头上积雪。读书修身,秉承先祖训诲;劝导儿孙,要他们善为处世。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七十岁时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弹指年华七十秋,老翁今日更何求”,说岁月如弹指般飞逝,转眼已是七十高龄。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涵了丰富的哲理。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只有人生的经历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财富。因此,作者在诗的一开头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老翁今日更何求”。后两句“惟期赢海歌安燕,长向南园乐杖鸠”,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情怀。他希望自己在大海中尽情歌唱,使归巢的燕子为之驻足,在南园中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这里诗人用“赢海”“安燕”与“长向南园乐杖鸠”相映照,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第三联“千里归来冰在抱,半生辛苦雪盈头”,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诗人从年轻时到壮年时,历经坎坷,历尽艰辛,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直到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与乐,也才真正理解了诗人为什么在诗的最后发出如此的感慨:“读书为善承彝训,说服儿孙好自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