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飞飞暮雨时,吴娘打桨惜春迟。
可怜无数长桥柳,都为东风踠地垂。
注释:江边的燕子飞来飞去,正是暮雨时分;吴地的女子在船中划桨,因为春光易逝而惜春心切。可怜那无数长桥柳树,都为东风的吹拂而垂下枝条。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九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美景图,通过对燕、莺、柳、桃等春天景物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江燕飞飞暮雨时,吴娘打桨惜春迟。
可怜无数长桥柳,都为东风踠地垂。
注释:江边的燕子飞来飞去,正是暮雨时分;吴地的女子在船中划桨,因为春光易逝而惜春心切。可怜那无数长桥柳树,都为东风的吹拂而垂下枝条。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九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美景图,通过对燕、莺、柳、桃等春天景物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注释】 (1)甲申:即公元764年。 (2)行年:年纪。 (3)衰久:衰老已久。 (4)强半:大半,将近一半。 (5)天涯:这里指远隔万里之外。 (6)臣壮不如今欲老: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有壮志豪情,现在已老而无力,不如后生可畏。 (7)后生:年轻后辈。 (8)冲寒:冒着寒冷。黯黯:暗淡无光的样子。 (9)孤城:单独立城。 (10)冥冥:云气浓密的样子。 (11)书生:读书人。 (12)杜司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此题要求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诗中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乌山赤嵌两苍苍”,乌山,即现在的大黑山。赤嵌是地名,位于今天的台南市。乌山赤嵌两苍苍,指的是乌山和赤嵌两个地方。乌山和赤嵌都是台湾的重要地理名词,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鹿耳涛声接混茫”,鹿耳是台湾省台北县的大屯山区,此处指台湾省
【译文】 在台湾有事,豫、陕等省官兵络绎南下,供应骄将悍卒,晓夜扁舟与夫役奔走河干者三月。虽寒热之疾屡作,风雪中 竟亦无害。作此示从役诸人。 羽书驿传日纵横,抚字催科政未成。 三月扁舟风雪雨,一时徵役漕河兵。 官如逆旅还多病,岁近知非亦自惊。 辛苦闾阎人莫叹,明年安稳事春耕。 【注释】 毗陵:地名,今江苏镇江。孔道也:孔道,指运河的孔道。也:助词,用在这里表示强调。 孟渎三河大工:孟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留别台中人士》之四,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下面逐句解读: 1. 华夷中界浪掀豗,万古鸿蒙一旦开: - 华夷中界浪掀豗:指中原地区与外族之间的争斗不断。 - 万古鸿蒙: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起源是一片混沌(鸿蒙),这里指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的兴起和衰亡。 - 一旦:突然之间。 - 赏析
【注释】 贱贫:贫贱。骨肉常相弃:兄弟之间常常互相抛弃。何况是天涯谪宦馀:更何况是在远方被贬谪的官员。作鸟言:模仿鸟儿的鸣叫。番社熟:熟悉蕃地的生活。岛:指海岛。别久莫嫌疏寄语:离别已久了,不要嫌弃我写信(表示思念)。恶怀(wù huái):忧患。愁绪:忧愁的心情。不堪书:不能书写。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被贬官途中思亲的诗。诗人用“贱”和“贫”、“骨肉常相弃”等词来表达被贬谪的痛苦心情
【注释】 留别台中人士 其二:留作赠别台中同游诸贤。留别,赠别。台中,指中朝(京城)。清节,清廉的节操,这里指高尚的节操。徒工,徒役。茧丝,蚕茧。百姓无疾苦,百姓不受苦。百钱,一百文钱。高风,高尚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城为官时送别友人之作,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己高尚节操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评。 首联“昔贤清节恐人知,后世徒工作茧丝”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画菊》。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语言平实,意境幽远。 第一句“台湾郡斋红蕉数株,六八月放花,至十一月强半叶枯而花未已,小鸟时时来啄”,描绘了一幅红蕉盛开的景象,六八月开花,十一月叶子枯黄,但花朵依然开放。小鸟时常来啄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二句“玲珑石畔倚轻红,开落纷纷小院中。为伴愁人听夜雨,那堪娇鸟啄秋风”,描绘了红蕉在玲珑的石畔摇曳生姿
留别台中人士 其一谊阗祖帐满城闉,挂席中流一怆神。 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 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 注释: - 谊阗:指盛大的送别宴会。 - 祖帐满城闉:意思是家族聚会时,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帐篷和欢声笑语。 - 挂席:指航海或旅行时挂起的船帆。 - 中流:江河中游的地方。 - 万人争召父:意思是成千上万的人争相去追随一个父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留别台州守徐员外》的第五句。全诗如下: 城狐社鼠屡惊骚,庙算频烦圣主劳。 百尺丰碑铭上将,万家新鬼哭寒潮。 书生殄贼皆能武,草泽从公岂待招! 几辈白头今日在,天教忠义翊清朝。 注释: - 城狐社鼠:指那些在城市中作祟的狐狸和老鼠,比喻那些不法之徒。 - 庙算:古代的一种军事策略,指用兵之道。 - 上将:指杰出的将领或英雄人物。 - 书生:指文人学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蒹葭阁聚会的情景。以下是对各句的详细释义: 城南朝雨草霏霏,高阁增寒眺夕晖。 - 城南 - 指的是京城的南部地区。 - 朝雨 - 指早上的雨水,通常预示着天气将转晴。 - 草霏霏 - 形容雨后草地的湿润和翠绿。 - 高阁 - 高大的建筑,可能是一个亭台或者阁楼。 - 增寒 - 增加寒冷,可能是因为雨水增加了室内的湿度,使得气温下降。 -
【注释】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收到哥哥伯符寄来的书信,得知他去世了,但安葬之事还没有办妥。 断肠骨肉死生分:伤心到了极点,亲人的生死离合已经无法分辨。 偷息为留身养母: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暂时苟活。 买山还葬事贻君:用购买山岭的方式为自己安葬,以留下给兄长的纪念。 贫儒岂作三公计:一个贫穷的读书人怎么能够想到成为像司马相如那样有权势的人呢? 荒殡何艰七尺坟:荒废的坟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句分解,然后逐句解释,最后再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及语境分析。 “六州铁铸此生错”,六州:泛指全国。六州的铁铸造了一生的错误。错:错误。 “百炼钢为绕指柔”,百炼:多次炼制。绕指柔:形容柔顺。 “稷下更无驺子说”,稷下:古代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邹子:战国时期齐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驺子
海外较阅 译文赏析 将军大施出千营,马上弓弦霹雳声。肉食何能知慷慨,酒徒偏觉意纵横。旌旗闪自云中暗,鼓角惊从海底鸣。竞道楼船横万里,据鞍谁是倚长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壮观景象。诗句通过丰富的视觉与听觉细节,展现了战场的激烈与宏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深沉的责任感通过诗句传达出来,而“肉食何能知慷慨”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缺乏爱国情感的讽刺。整体上
尘海千年一饷时,金丹未就鬓如丝。 欲寻旧日蓬壶侣,碧草琅玕又几枝。 诗意解析: 1. 尘海:“尘海”在这里比喻世间的纷扰和世俗的繁华,象征着人世间的名利场和权谋斗争,如同被尘埃覆盖的大海,难以辨认方向。 2. 千年一饷时:“千”字用来形容时间之长,而“一饷”则表示时间的短暂,暗示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往往在短暂的时间内便失去了本真。 3. 金丹未就鬓如丝
``` 赠安道士 兰台铜柱两茫然,梦里犹闻劝学仙。 底事焚香更惆怅,飘零海外已三年? 注释: - 兰台铜柱:指古代的兰台铜柱,是古代用来测量天地距离的工具。 - 梦:这里指做梦,梦中听到劝学仙的声音。 - 底事:原因何在? - 焚香:烧香,是一种祭祀仪式,通常用于表达敬意和祈求神灵保佑。 - 惆怅:感到悲伤或失望。 - 飘零:形容漂泊不定,四处流浪。 - 海外:这里指遥远的海外之地。 - 三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赏析诗人情感。本题中,“海外功名泡影如”意思是功名富贵犹如海中的泡沫,随时都有可能消失;“群公网岂漏游鱼”意为朝廷的大网怎么会漏掉游鱼呢?这是说朝廷的网不会漏掉自己的。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作者的乐观自信。 译文:功名富贵就像海中的泡沫,随时都有可能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