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郁江曲,心知好丘壑。
攀蹬寻窅深,穿岩得疏豁。
万古青莲花,苍寒半舒萼。
钟歇滩响闻,云开峰翠落。
荒台存往迹,暝烟见城郭。
延目散襟颜,倚石就觞酌。
却羡无心云,逍遥去寥廓。

【注释】

化成岩: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南,因山形似龙而名。丘壑:原指山泽,后多指山水。窅(yǎo)深:深远。疏豁:开阔明亮。萼:花托,即莲蓬。钟:指寺庙里的铜钟。霭(ǎi):云雾弥漫的样子。暝烟:傍晚的云雾。倚石:靠着石头。觞(shāng)酌:举杯劝酒。无心云:无心的游子或闲客。逍遥:悠闲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宜春岩上登高远望,凭吊古迹,感叹人事之易,抒发了身世浮沉、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云木郁江曲,心知好丘壑”,开篇点题,点出宜春岩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色。宜春岩位于江南,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葱茏,江水蜿蜒流淌,风景优美怡人。这里“云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它们在云雾缭绕中显得郁郁葱葱;“江曲”则是指江水曲折流回之处。诗人站在宜春岩上,放眼望去,只见青山绿水间,云蒸霞蔚,令人心旷神怡。他心中暗自赞叹:这里的美景真是让人心驰神往,如同古代那些隐士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一样。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宜春岩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颔联“攀蹬寻窅深,穿岩得疏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宜春岩上的登山经历。他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而上,直到到达一个深邃幽静的地方。在这里,他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诗人通过“攀蹬”“寻”“穿岩”“得”等字词的使用,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万古青莲花,苍寒半舒萼”,诗人转而描写了宜春岩上的另一种美景——莲花。他看到了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仍傲然绽放的莲花,它们的花瓣洁白如雪,花蕊金黄璀璨。这些莲花虽然生长在寒冷的山涧之中,但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诗人用“万古”“苍寒”等词语来形容莲花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坚韧品质的赞赏之情。他认为这种品质正是人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挫折。

尾联“延目散襟颜,倚石就觞酌”,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在宜春岩上的生活状态。他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于是,他放下心中的负担,敞开胸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靠在石头上,手持酒杯畅饮美酒。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淡薄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最后两句“却羡无心云,逍遥去寥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羡慕那些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飘荡于天地之间的游子们。他们不受束缚、不受限制地自由飞翔,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而诗人则希望能够像这些无心的游子一样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受世俗的限制和约束,活得更加逍遥自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