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萦山腰,城郭附山足。
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
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
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
阴崖积铁黑,晴峦淡蛾绿。
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
我闻古玉检,俯拾犹可读。
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作者的写作手法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评价诗歌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从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初至泰郡望岱作”,泰山是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五岳独尊”之说;而泰山又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既是名山大川,又是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诗题中的“望岱”就是站在岱宗坊上远望泰山之意,“泰州”即今天的泰安市,是山东的一个地级市。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见的泰山之景,以“白云”起笔,写出了泰山之高峻,白云缭绕在山腰,城郭依傍在山脚下,写出了泰山之雄伟壮丽。首联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壮美图景。
颔联“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写出了登上山顶后眺望四周景色的感受。“一”“回”二字写出了诗人登上山顶后,放眼四望的开阔感。“云散峰可瞩”则写出了云雾散开之后,群山之峰清晰可见的景象。颈联“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描写了攀登过程中所见的曲折蜿蜒的山路。“何盘纡?迢迢上”写出了山路弯曲盘旋的艰难险阻,也表现了登山者的坚毅不拔的精神。尾联中“阴崖积铁黑,晴峦淡蛾绿”,写出了阳光照耀下山峰的不同色彩。“阴”、“晴”两字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写出了泰山四季不同的景色。“金碧炫人目”,写出了阳光照射下的山石光彩夺目。“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写出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色。“我闻古玉检”两句,运用想象,写自己耳闻目睹的美景令人陶醉。最后以“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结尾,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登临泰山的愿望。
本题的赏析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围绕诗歌的主题、情感、手法等方面展开赏析。
【答案】
译文:
初到泰安,远望泰山。
白云萦绕着山腰,城墙紧靠着山脚。
出了城门再回头望,只见云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山峰。
山路多么曲折盘旋,一直伸向天边。
晴天或雨天景色各不相同,一座座山峰互相连接。
山崖阴暗覆盖着铁黑色岩石,晴空里山峰一片青绿色。
中间有一块巨石,像玉女居住在那里,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听人说那是古代的祭器,随手拾起来仍可阅读文字。
怎样才能到达山顶呢?只有踩着树木间的白色鹿才能实现。
赏析:
全诗紧扣“望岱”这一主题,先写登上泰山所见之景,次写登山所见所感,最后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