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
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
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仰睇郁嶒崚,俯窥杳烟雾。
隔涧见行人,蠕蠕似蚁附。
高者木杪悬,卑者草际露。
前者偻而援,后者耸而赴。
石磴滑屡颠,林风吹欲仆。
徒侣递相呼,十步九回顾。
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误。
侧闻定鼎初,狂童此负固。
桓桓李文襄,转战实兹处。
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
人生才地悬,宁止恒沙数。
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
仗钺良未能,叱驭吾其庶。
黾勉趣役夫,去去无多虑。
【注释】
过岭:指越过山岭。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
大雪覆盖着荒野,冻云笼罩着高高的树木。
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冒着严寒登上高山岭,山峦重叠,互相交错。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
天色昏暗,四周望去仿佛没有路。
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曲折的小路能看见人影,只露出一线通向山下的路径。
仰睇郁嶒崚,俯窥杳烟雾。
抬头望去,山势峻峭;低头看去,烟雾缭绕。
隔涧见行人,蠕蠕似蚁附。
隔着山涧看到行人来来往往,像蚂蚁一样密集。
高者木杪悬,卑者草际露。
高处的树枝悬挂在高处,低处的草丛间露出地面。
前者偻而援,后者耸而赴。
前面的人弯腰攀援,后面的人耸起身体追赶。
石磴滑屡颠,林风吹欲仆。
陡峭的石阶滑倒了几次,树林中风声吹得人想要跌倒。
徒侣递相呼,十步九回顾。
同伴互相呼唤,每走十里就回头一次。
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误。
心中恐惧,担心会失足摔倒,感到十分忧虑。
侧闻定鼎初,狂童此负固。
侧耳倾听,当初平定中原之时,那些叛逆的小孩在这里占据险要之地。
桓桓李文襄,转战实兹处。
威武的李文襄在这里作战,他勇敢地与敌人战斗。
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
仰面攻击他们还能获胜,慢慢地行走时却感到恐惧。
人生才地悬,宁止恒沙数。
每个人的才华和地位都不同,怎么能只计算成千上百的人呢?
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
有远大的志向,报答赏识自己的知遇之恩。
仗钺良未能,叱驭吾其庶。
拿着武器却不能胜任,驾驭马匹还是不够熟练。
黾勉趣役夫,去去无多虑。
勉力赶路去服役,没有太多顾虑。
【赏析】
此诗为《越州开元寺》绝句组诗中的第五首。开元寺位于浙江绍兴市西郊的镜湖之滨,是南朝梁代名僧智顗创建的佛教寺院。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经过开元寺时的所见所感。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大雪覆盖了荒芜的榛莽,冷冽的云气压抑着高高的古树。这两句写出了雪景的特点,同时烘托出荒凉的氛围。
“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冒着寒冷攀登高山岭,山峦重叠,互相交错。这两句描绘了登山的艰难过程。
“苍然瞑色合,四望疑无路。”天色渐渐昏暗,四周望去好像没有路。这两句写出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的迷茫感。
“纡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曲折的小路能看见人影,只露出一线通向山下的路径。这两句写出了山路的曲折和狭窄。
“仰睇郁嶒崚,俯窥杳烟雾。”抬头望去,山势峻峭;低头看去,烟雾缭绕。这两句描绘了山景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隔涧见行人,蠕蠕似蚁附。”隔着山涧看到行人来来往往,像蚂蚁一样密集。这两句写出了行人的活动情况,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关切之情。
“高者木杪悬,卑者草际露。”高处的树枝悬挂在高处,低处的草丛间露出地面。这两句描绘了树木和草地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
“前者偻而援,后者耸而赴。”前面的人弯腰攀援,后面的人耸起身体追赶。这两句写出了人们的行动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观察能力。
“石磴滑屡颠,林风吹欲仆。”陡峭的石阶滑倒了几次,树林中风声吹得人想要跌倒。这两句写出了石阶的难行和树林中的狂风情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担忧之情。
“徒侣递相呼,十步九回顾。”同伴互相呼唤,每走十里就回头一次。这两句写出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谨慎小心的行为特点。
“栗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误。”心中恐惧,担心会失足摔倒,感到十分忧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之情。
“侧闻定鼎初,狂童此负固。”侧耳倾听,当初平定中原之时,那些叛逆的小孩在这里占据险要之地。这两句写出了历史事件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桓桓李文襄,转战实兹处。”威武的李文襄在这里作战,他勇敢地与敌人战斗。这两句写出了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历史背景。
“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仰面攻击他们还能获胜,慢慢地行走时却感到恐惧。这两句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胜利者的挑战。
“人生才地悬,宁止恒沙数。”每个人都有他的才能和地位高低之分,怎么能只计算成千上百的人呢?这两句写出了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有远大的志向,报答赏识自己的知遇之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回报之心。
“仗钺良未能,叱驭吾其庶?”拿着武器却不能胜任,驾驭马匹还是不够熟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和努力提升的决心。
“黾勉趣役夫,去去无多虑。”勉力赶路去服役,没有太多顾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