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水新视,漻漻虫与恒。
星河淡未直,雀鸟气全矜。
杂草形人甚,稠梧久已乘。
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首诗是诗人秋夜的杂感,写景抒情兼用,以物象抒写心境,抒发了诗人在秋夜中孤高傲然,独往独来的孤傲之情。
“密密水新视,漻漻虫与恒”,密密的水映着清冷的月光(新月),虫鸣声与恒河中的水波相互呼应。
“星河淡未直,雀鸟气全矜”,“星”即指新月,“河”指恒河。淡淡的银河还未照到天边,雀鸟的叫声已十分嘹亮而得意。这两句通过描写夜空和鸟鸣,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杂草形人甚,稠梧久已乘”,“杂草”指野草,这里比喻诗人的身世;“稠梧”指高大的梧桐树,象征诗人的高洁品格。这两句写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志向高远,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不为世俗所动。
“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诗人仍怀有高远旷达的意境,在清冷宁静的夜晚远离幽暗潮湿的藤蔓处寻找精神寄托。
赏析:
本诗是诗人秋夜的杂感。首句写月光下的水面、虫声、河水,次句写夜空的月亮、星河、雀鸟,三句写草丛中人的踪迹,四句写高树梧桐,都是诗人眼中之景。这些景物都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但诗人却不甘于此,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高洁人格,不被俗世所动,最后两句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心向光明磊落之地。
【答案】
明月当空,新月如钩,水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光,水中的虫鸣声随着水流荡漾开去,似乎连银河都暗淡无光,无法照亮大地
。鸟儿的啼鸣声显得特别响亮,仿佛它们也感到了寒冷。丛生的野草中,人迹罕至,只有高大的梧桐树还在默默地伫立着
似乎在告诉人们:“我虽然高大挺拔,但我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