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绡蛱雾事茫茫,不信今宵凤吹长。
留得春风自憔悴,伤心人起异垂杨。
【译文】
红绡薄纱如雾霭,春风吹拂花事忙。不信今夜有佳期,凤吹长笛声未央。
留得春风自憔悴,伤心人起异垂杨。
注释:
1、红绡:指红色的薄纱。
2、蛱(jiá)雾:指花丛中轻飘的雾气。
3、今宵:今天晚上。
4、信:相信,以为。
5、凤吹长笛:形容歌声宛转悠扬。
6、自:从。
7、异:不同。
8、赏析:这首诗写在清明节前夜,诗人因思念亡妻而伤怀不已。全诗以“恨”字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哀思。开头两句,“红绡”是红色的薄纱,用来喻指春天的景色;“蛱雾”是花丛中缭绕飘忽的薄雾,用来比喻花事。这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天气渐暖,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欣赏。然而,接下来两句“不信今宵风调雨”,诗人却不相信这样的美景会一直持续下去,他怀疑今夜会有不祥之兆。这里的“不信”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恐惧。接下来的一句“凤吹长笛”,则用“凤吹”、“长笛”等意象来形容夜晚的氛围。这些美好的元素与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留得春风自憔悴,伤心人起异垂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这里“留得春风自憔悴”意味着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它似乎也带走了诗人的生机和活力。而“伤心人起异垂杨”则暗示了诗人因为思念妻子而在清明之夜独自悲伤,甚至感到孤独无助。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