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风解作《前溪》舞,泣露犹闻《子夜歌》。
一片幽怀谁领略,托根无地奈渠何。

【注释】:

翻风解作《前溪》舞,泣露犹闻《子夜歌》。——翻动着的风可以解释为《前溪》舞,而泪水洒落的露水仍能听见《子夜歌》的声音。

一片幽怀谁领略,托根无地奈渠何。——我满怀的幽思谁能了解?生长在世间却无处安身啊!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墨兰图册。诗人通过描绘墨兰的幽姿雅态,表现了其高洁、坚贞的品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含蓄蕴藉,意境深远。

首句“翻风解作《前溪》舞”,是说翻动的风吹来时仿佛有如《前溪》的舞蹈。“前溪”是东晋王羲之爱妾谢道韫咏东流之江水而作名曲,这里用以形容花叶翻飞之状,似在跳动着优美的舞蹈。这一句中,“翻风”是主语,而“作《前溪》舞”则是宾语,是谓语,“解”是助动词,“作”是动词,“舞”是名词,连用三词,构成复杂结构。

“泣露犹闻《子夜歌》”,意思是泪珠还在滴落时仍能听到那哀婉动听的《子夜歌》。“泣露”指泪珠,“犹闻”指仍然能听到,“《子夜歌》”是古琴曲名,这里用以代指《子夜四时歌》,这是南朝民歌,内容多描写妇女悲愁怨恨之情,这里用以形容墨兰花瓣上的露水晶莹剔透,似在滴滴答答地吟唱着悲伤的曲子。这一联中,“泣露”是主语,“犹闻”是谓语,“《子夜歌》”是宾语,“犹”是连词,“闻”是动词,“泣露”与“犹闻”之间构成了主谓宾的关系;“犹”字又连接了前面的“泪珠”和后面的《子夜歌》两个宾语,使诗句更加凝练,并增添了一种凄清悲凉的韵味。

“一片幽怀谁领略,托根无地奈渠何。”——我满怀的幽思谁能理解?生长在世间却无处安身啊!

“一片幽怀谁领略”,意思是我的一片幽深的思想感情谁能理解?“幽怀”指的是幽深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对墨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墨兰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托根无地奈渠何”,意思是墨兰生长在世上却无处容身,这该有多无奈啊!“奈”是“奈何”的意思,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这两句诗中,“一片”、“谁领略”都是定语后置句式,将主语放在了前面;“托根无地”是宾语前置的句子,将“托根”放在了后面,形成了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这样处理,使得句子结构紧凑,节奏鲜明,更富有音乐美。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含蓄蕴藉,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墨兰的幽姿雅态,表现了其高洁、坚贞的品质。同时,诗人还借墨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