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飒路萧萧,千里津梁一线遥。
野燎明虚霜后猎,烟船暗泊港边潮。
拂云楼阁琉璃海,如砺关山铁索桥。
毕竟何人铭坐领?
西洲李特已寥寥。

【注释】

秋日即景二首:秋天景色的描写,共两首。即目:眼前的景物。秋日景色。飒飒:形容风声。津梁:渡口桥梁。一线:极言距离之远。猎,指打野兽。暗泊:暗中停靠。潮,涨潮。拂云楼阁:在云雾之中的楼阁。琉璃海:用琉璃装饰的大海。如砺关山:如刀剑磨砺的险要关隘。坐领:指坐在高位享受权力。西洲:《水经注》说,西陵洲(今湖北黄州)是屈原投江的地方。李特: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之一。寥寥:稀少。

【译文】

秋风瑟瑟吹过,路遥人稀千里。

野火点燃后留下虚白的霜地,这是打猎时留下的踪迹。

烟船暗泊停泊在港口岸边,潮水涨起时才敢靠岸。

云雾缭绕中的楼阁像琉璃一样闪耀,铁索桥上的烽火照亮了关塞。

到底由谁来坐享其成、享受荣华富贵?

西洲的李特已经变得寥若晨星、人烟稀少。

【赏析】

此诗是咏怀之作。诗人以“秋风”“野燎”等为媒介,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全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写秋景。秋风飒飒,吹得路旁树木萧萧作响,远处的渡口也显得特别遥远。一个“飒飒”字,把秋风的声响和气势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感到一种肃杀之气;而“千里津梁一线遥”,更让人觉得秋意浓重,一片凄凉。这两句中,“萧”字、“遥”字都是关键字眼,它们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第三四句写野外狩猎。野火烧起来后,留下了一片空地,这就是打猎时留下的痕迹。而当潮水涨起时,这些猎人才会偷偷上岸休息片刻。“暗泊”二字,更是让人感到一种神秘的气氛。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受来描绘这一画面。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五六句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以“拂云楼阁”和“如砺关山”作结,似乎在赞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但实际上却是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同时,这也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和追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感叹。“坐领”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地位和权力,也暗示了他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而结尾的“西洲李特已寥寥”,更是直接点出了历史人物的结局,让读者感到一种苍凉与失落。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