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置田亩,苟且充鹤餔。
姑为口腹计,岂暇子孙图。
视彼连阡陌,勺水与江湖。
奈何丁官厄,向我开广途。
横攘十亩地,顿减十斛租。
五鹿逢与块,空对野人呼。
昔人谋肥遁,日夕思莼鲈。
我食犹被夺,况望千木奴。
回头视野老,颜色惨更枯。
负耒无田耕,思欲作亡逋。
见说浊溪水,架有假铁桥。
一溪溉万田,万户仰以饶。
昨者洪潦生,桥梁被冲漂。
铁路畏濡滞,遏水修泥橇。
至今八堡浍,未有涓滴浇。
秧针初插土,日中旋枯焦。
况在夏秋交,大火似焚烧。
沾体涂手足,叹息腹空枵。
无以宽赋敛,岂复免征徭。
田家及佃户,助长思揠苗。
勺水不得濡,复欲徵水租。
水租犹尚可,地租恶追呼。
水租为公用,地租为国帑。
厉行籍没法,不比偿宿逋。
窃叹商鞅家,无此聚敛徒。
丁户计口收,房屋亦征输。
田亩叹
拮据置田亩,苟且充鹤餔。
姑为口腹计,岂暇子孙图。
视彼连阡陌,勺水与江湖。
奈何丁官厄,向我开广途。
横攘十亩地,顿减十斛租。
五鹿逢与块,空对野人呼。
昔人谋肥遁,日夕思莼鲈。
我食犹被夺,况望千木奴。
回头视野老,颜色惨更枯。
注释:
- 拮据置田亩:形容因贫困而不得不购买田地。
- 姑为口腹计:暂且以口腹之欲为念。
- 视彼连阡陌:望着那些连成一片的田地。
- 奈何丁官厄:为何遭遇官府的困难。
- 横攘十亩地:强行夺取十亩田地。
- 五鹿逢与块:比喻无家可归,像在荒野中流浪的人。
- 昔人谋肥遁:古人曾计划隐退以求清静。
- 日夕思莼鲈:每天傍晚都在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
- 我食犹被夺:我的粮食还被剥夺了。
- 况望千木奴:更不用说希望有千亩田地了。
- 回头视野老:回首望去,年岁已高。
- 颜色惨更枯:面色更加憔悴,更加枯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生计压力下,无奈接受官府剥削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于清贫生活的感受和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中的“水租”和“地租”分别代表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费用和土地租金,揭示了当时农民面临的经济负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