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落古人后,忽作古人想。
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
同居天地中,成材在所养。
宁为拙而直,勿为巧而枉!
常存不朽心,骨干自英爽。
春秋相循环,荣枯互来往。
自立坚不移,阴阳任消长。

杂怀诗三十首

生落古人后,忽作古人想。

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

同居天地中,成材在所养。

宁为拙而直,勿为巧而枉!

常存不朽心,骨干自英爽。

春秋相循环,荣枯互来往。

自立坚不移,阴阳任消长。

注释:我出生的晚于古代的贤人,忽然产生了对古人的向往之情。古人生活在当时的社会,谁知道我是对他们景仰的。我们同处天地之间,但成为人才还是要看个人的培养。宁愿做笨拙但正直的人,也不愿做巧妙而邪恶的人。要常常保持自己的志向,使自己的骨骼像英雄一样挺拔。春天和秋天是相互循环的,万物的繁荣和衰败也是相互更替的。我们要坚定自立,不受外界影响,就像自然界中的阴阳二气一样,它们自然地消长变化,我们也应该如此。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敬仰和自身抱负的诗。诗人通过“生落古人后,忽作古人想”表达了自己虽然出生较晚,但却有超越古人的志向和抱负,他渴望能够效仿古人的成就,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想,“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他引用了“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此外,他还使用了“成材在所养,宁为拙而直,勿为巧而枉”等句子来形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态度,表达了他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和追求。最后,“春秋相循环,荣枯互往来”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总之,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