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成连琴,泠然出古音。
天风吹海浪,云外水沉沉。
一弹再三叹,感人意良深。
既有千古调,岂无万里心!
求之形象间,渺渺不可寻。
谁为相和答,沧海老龙吟。
【诗句释义】
我有成连的琴,泠然弹出古音。
天空之风吹动海浪,云外水色深沉沉重。
一弹再叹令人感慨,深深触动人的情感。
既有千古流传的曲调,难道没有万里之外的深情?
寻求形象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渺茫不可追寻。
谁为我相和答,沧海老龙在吟唱。
【译文】
我有成连的琴,泠然弹出古音。
天风吹动海浪,云外水色深沉沉重。
一弹再叹令人感慨,深深触动人的情感。
既有千古流传的曲调,难道没有万里之外的深情?
寻求形象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渺茫不可追寻。
谁为我相和答,沧海老龙在吟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以琴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山河壮丽、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历史沧桑、宇宙无穷的思考。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形式上参差错落,内容上层层深入,意境上逐渐开阔。
首联写琴声清冷悠远,仿佛是远古的乐声从古墓中飘出。“泠然”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将琴声的悠扬、哀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古音”,指古代的音乐,这里借指琴声。“我有成连琴”,化用《列子·汤问》所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后赞叹“善哉乎!此弄者非意也。”的故事,表现了自己对琴艺的向往和追求。“成连”是传说中善于鼓琴的人,伯牙也是擅长琴艺的高手。两人相遇,互相欣赏对方的技艺,成为知音。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表明自己与琴有着不解之缘。“泠然出古音”,既是对“古音”“古”的强调,同时又暗示了这琴音来自久远的时代,有如古人遗音;同时,又表现出自己虽为今人,但心向古人。“泠然”二字还暗含着一种空灵、缥缈的感觉,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颔联描写了一幅海天辽阔、波涛汹涌的画卷。“天风”即海风,是大海特有的一种风,它呼啸而来,使海上波涛起伏、翻滚不已。“海浪”指海面的水波。“沉沉”是形容海水波动的声音,声音低沉而有力。“云外”指天空之上,也就是海平面之外的地方。“水沉”即水波荡漾,水流激荡的样子。“沉沉”是形容波涛的声音,比“沉沉”更为深沉有力。“云外水沉沉”与首句中的“古音”遥相呼应,既写出了琴声的悠长、深远,又进一步烘托出琴声的悲凉、凄切之感。诗人通过对琴声的描写,把读者带入到那茫茫无际、浩渺无边的大海上,使人感到海天之间、天地之间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奇力量存在。
颈联通过“一弹再三叹”,“一弹三叹”是指弹琴时发出的声响,弹一遍发出三次叹息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琴艺精湛者的钦佩之情以及内心的无限感慨。“感”,即感动;“良深”,即很深切。这两句既写出了琴声的悠扬、深沉,又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感人意”既指琴声动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感情被琴声所打动。“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一弹再三叹”既表现了诗人对琴艺精湛者的钦佩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诗人之所以反复感叹,是因为琴声太美了,美得让人陶醉、让人痴迷。同时,也因为琴声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让人神往。这两句既写出了琴声的悠扬、深沉,又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尾联“既有千古调,岂无万里心!”意思是说:虽然这首乐曲有千古流传的旋律(调),但是又有谁能弹奏出万里之外(心中)的深情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求之形象间,渺渺不可寻”,意思是说:想要找到这种形象(理想),真是渺茫难寻啊!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
尾联“谁为相和答,沧海老龙吟”的意思是说:谁能够为我演奏一曲相和曲(答谢之意),让老龙在沧海中吟唱?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又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喻为在沧海之中的老龙,表达出了自己孤独寂寞、无人理解和支持的痛苦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