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可免伧荒,相携出泥泞。投诗君勿传,此间多刺侦!
注释:这首诗可能是赠给林某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对方能够免于世俗的困扰(伧荒),与他一同走出泥泞。同时,作者也提醒对方,这首诗是投送给君勿传的人,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有很多刺探的目光和耳目。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意的诗歌,通过对“相携出泥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此间多刺侦”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或可免伧荒,相携出泥泞。投诗君勿传,此间多刺侦!
注释:这首诗可能是赠给林某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对方能够免于世俗的困扰(伧荒),与他一同走出泥泞。同时,作者也提醒对方,这首诗是投送给君勿传的人,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有很多刺探的目光和耳目。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意的诗歌,通过对“相携出泥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此间多刺侦”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句输出:仰首天边暮色低,征途欲尽万峰齐。 译文:仰望天际,黄昏的余晖渐渐褪去,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宁静和等待之中,似乎所有的山峰都在等待着日落的那一刻。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征途欲尽万峰齐”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结束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句输出:云从南出风从北,山自东来海自西。 译文:云彩从南方升起,风吹向北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第一联“商鞅死后无罪魁,今见东邦炀死灰”,意思是商鞅死后没有罪过的人成了头目,现在看到东方的隋朝灭亡就像烧掉的死灰。这里用商鞅变法比喻隋朝的暴政,把隋炀帝比作商鞅;“商鞅死后”暗指隋文帝杨坚,“无罪魁”暗指他废除了商鞅的法家思想,实行仁政;“炀死灰”指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隋炀帝的批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感事和韵》,全诗如下: 不见苌弘碧血腥,江山离乱杜陵经。 相逢白发黄倪辈,尽是饥鸠老鹄形。 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 涛声远远蛟龙啸,日夕楼头当哭听。 注释: 1. 不见苌弘碧血腥:苌弘,春秋时人,传说中曾以血染丝带献给周幽王。碧血,指苌弘被杀后,其血染红丝带。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英雄壮举的缅怀。 2. 江山离乱杜陵经:杜陵,古地名
北固山登望 江天楼阁渺茫间,天堑江城两面环。 寺内近寻梁武迹,云还远见晋王山。 象焦锁钥金陵道,京岘凭依铁瓮关。 六代犹馀驰马路,如虹石径枕波湾。 注释: 1. 诗一开头写景,描绘了北固山高耸云端的景象,以及江水环绕的壮丽景色。 2. 接下来写到在寺庙里寻找梁武帝的遗迹,又远望着晋王山,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3. 诗中还提到了“象焦”和“京岘”两座重要的地标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通过描绘战争对城市的影响,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惊天蓦地起兵戎,闾左繁华瞬息空。 - 注释:"惊天蓦地"形容突然,"兵戎"指战争,"闾左"指城市的东面,"繁华"指繁荣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战争来得突然,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第2句:喧路鹳鹅同上蔡,失家鸡犬异新丰。 - 注释:"鹳鹅"指鹳和鹅
【注释】 七言今体:七言绝句。 台湾哀词四首:台湾有“哀词”之俗,即在祭祀时唱的挽歌。此诗为其中之一。 今体:指近体的七律、七绝等。 鲁仲: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 千金:比喻价值极高。 秦:秦朝。 竟看:竟然。 时事:世事。 埃尘:尘埃。 鳌梁:大龟,古人以为能负重致远。 蜃气:海市蜃楼,海上出现的幻景。 粪壤:污秽之地。 红羊劫:佛教语,谓劫数已满,世界将毁灭。 昆冈火:指大火。 【赏析】
遇李石鹤孝廉 赋赠二首 其二 注释: 天涯不用共温存,此去文星照帝阍。 别我看花春逗路,送君渡海雪浮尊。 华亭听鹤江南地,燕市驱车蓟北门。 得意未应高步上,愿留龙尾待追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句解析: 1. 天涯不用共温存,此去文星照帝阍。 - “天涯”指远方,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遥远和不易。 - “文星”比喻文人
《新秋即事》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西风瑟瑟暮云飞,远望关山路未违。 - 西风瑟瑟:形容秋风的声音,瑟瑟是指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秋风的凄凉。 - 暮云飞:形容傍晚的云彩在天空中飘动。 - 远望关山:眺望远方的山峰和山脉。 - 路未违:没有迷路。 - 注释: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连绵不断的山脉
【注释】 感事,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杨广文鸿图翁:杨广文,即杨洪,字鸿图,是唐代宗室;翁:这里指代诗人自己。“三首”:此为第二首诗。河山:指唐王朝的江山。举目:放眼。日酸辛:眼酸心悲。沧海:指大海。漫然:漫不经心。理钓缗(mín):钓鱼,引申为治理国事。杜甫:指杜甫《哀江头》中的“三吏三别”。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恨:遗憾。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曾隐居田园
注释: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 其一 风雨吹颓镇海台,江南又阅庾生哀! 乾坤欲老沈王气,山水无灵失霸才。 旸谷煽炎焚若木,尾闾沦没长蒿莱。 东望何处堪回首,万里浮云扫不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庾信的七言诗。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文宗”。然而,他的命运却非常悲惨,一生坎坷,晚年被迁往北方,生活十分艰难。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我们来看第一句
赋赠林十 尘世起变迁,周郊弃南郑。 茫茫大海天,于今失夏正! 君家走苍黄,防军皆剽轻。 君去为冥飞,我居作潜泳。 鯈鳞难远逃,沧桑阅至竟。 伏莽虽频生,鸿沟已大定。 昨者君复归,山川非昔胜。 问君江南地,风花俱艳靓。 鹿上姑苏台,莺蹄采香径。 士女犹酣嬉,江山未易姓。 黑浊上海洋,夷氛流不净。 此地岂桃源,同余恋栈性! 遂向大荒沙,俱临小槛阱。 寄托蟭蟟栖,称呼马牛应。 酩酊醉乡甜,沈沦壑谷靘
赋赠林十(其六) 忆昔承平馀,君家称再盛。棨戟交门前,裘马相辉映。 朝廷宠金张,闾里夸剧孟。猎场夜炬明,射棚晓弓劲。 枪炮带刀矛,行围火珠迸。以兹为乐图,闲即张觞政。 拥妓青楼门,酒酣恣豪横。人畏周处狂,官恕徐邈圣! 君独耽诗书,怀才事吟咏。万卷环酒杯,一编对灯檠。 诸昆伯仲间,淡漠清风夐。当夫应试时,夺标则凌竞。 春风二、三月,青衫行掉罄。琐院压同侪,旗亭得佳评。 我时始识君,诗坛共高兴
无聊自叙五首 四十复四十,百年亦可知。落叶辞故柯,坠地无返时。 光阴不我驻,前路复何期!经纶一无绪,两鬓且丝丝。 窃怪阮嗣宗,途穷哭何之!世途今复局,望晋羡坦夷。 今日两眼泪,见骨无已而。安得桃源游,冥然随黄、羲! 注释: 1. 四十复四十,百年亦可知:四十岁又过了一次,人生也不过百年。 2. 落叶辞故柯,坠地无返时:树叶凋落离开了树根,落地后不会再返回。 3. 光阴不我驻,前路复何期
诗句解释: 1. 闭门效闲居,未能遗田亩。 - 注释: 关闭了门来效仿隐居的宁静生活。 - 赏析: 诗人通过闭门的方式,表达出自己虽想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但仍然难以完全摒弃对土地和农业的关注。 2. 禾稻青油油,我愧泥涂叟! - 注释: 稻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让我自愧不如那些耕田的老农。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田劳动者辛勤劳作成果的尊重和自谦。诗人看到一片青绿的稻田
【注释】 赋梅:咏梅诗。 积冻:积雪。孤山:即孤山,在杭州城西灵隐寺前。竹桥:指断桥。折:坍塌。流水疏篱间:流水声和稀疏的篱笆之间。佳人:美女。幽绝:幽静、僻远。青青:青翠。林际:树梢之间。娟娟:皎洁貌,形容月光。岭月:指月亮。横斜:倾斜的样子。出数枝:露出几朵花。微芳:淡淡的香气。自寒兴:因寒冷而兴起。感此:感慨于此。尘埃中:比喻尘世。自拔:摆脱困境。 台湾:指台湾海峡。刀俎
诗句 海南产异木, 其材过豫樟。 下者供床榻, 上者充栋梁。 妙质谢雕饰, 触目生辉煌。 髹漆置棐几, 墨客喜琳琅。 自从版图易, 百物添税章。 山海尽环牢, 虞衡峻法纲。 千重云雾窟, 铁印苍皮僵。 日月入剥蚀, 斧斤落风霜。 我欲置此木, 如营白玉堂。 贱价增三倍, 贵者逾双璜。 官府有掊克, 民间无盖藏。 巍峨九十峰, 万木空苍苍。 忆昔承平时, 培植事包荒。 百谷溢海岱, 群梓出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