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吊屈原,六日又当吊台湾。
台岛此日蛟螭蟠,户三百万海漫漫。
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
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
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旗窣窣修罗府。

乙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在这一天被投江自沉。

端午节这天,台湾的蛟螭(龙)盘踞着,户三百万,海漫漫无边无际。

海底的残魂召唤不起,三百万人在同一天死亡。

髑髅和骸骨矗立在山坡之上,虎狼在磨牙。

那一个人,千古以来都令人悲伤,全台的人们怎么能不伤心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旗窣窣修罗府。

注释:

乙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在这一天被投江自沉。

端午节这天,台湾的蛟螭(龙)盘踞着,户三百万,海漫漫无边无际。

海底的残魂召唤不起,三百万人在同一天死亡。

髑髅和骸骨矗立在山坡之上,虎狼在磨牙。

那一个人,千古以来都令人悲伤,全台的人们怎么能不伤心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旗窣窣修罗府。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描绘了端午节那天台湾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台湾端午日的独特风情。

首句“乙卯重午”,点明了时间,即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颔联“台岛此日蛟螭蟠,户三百万海漫漫”描绘了台湾端午日的壮丽景象。诗人用“蛟螭蟠”来形容台湾的蛟螭(龙)盘踞,用“三百万户”来表示台湾的人口众多。同时,还提到了“海漫漫”,意味着台湾与大陆相隔遥远。

颈联“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进一步描绘了台湾端午日的情景。诗人用“海底残魂招不起”来形容台湾的鬼魂无法召唤出来,用“三百万人同日死”来表示台湾的死亡人数众多。同时,还提到了“髑髅鞟骼郁嵯峨”和“虎狼戛戛磨牙齿”,这些形象的比喻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台湾端午日的场景。

尾联“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台湾的深深忧虑。诗人用“千古伤”来形容台湾的苦难历史,用“全台奈何不断肠”来表示台湾人民的悲痛心情。整首诗通过对台湾端午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台湾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