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欧、不亚亦不倭,我发虽短未媕婀。我头不与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
垂垂渐觉成盘螺,有如玉山长嘉禾。不似童山空峨峨。
随俗不随乡人傩,老子头颅聊自摩。任人讪笑语言讹,闭门缩颈甘藏窝。
道逢狞吏掩而过,抱璧相如避廉颇。自笑杨朱为一毛,有惭肤挠与目逃!
几茎衰发奚坚牢,如斯时世须餔糟。但余未能从时髦,耄矣老夫爱皤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平时积累,多识记一些常见的名篇佳作和文学常识。同时还要注重平时的背诵和理解,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最后给出参考答案。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漏字、添字等。
“蓄发诗”的标题是“蓄发诗”,从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头发的,诗人在描写自己的头发时表达了自己不卑不亢的性格和对世俗偏见的不屑,所以可以确定这是一首咏物诗。
“不欧、不亚亦不倭,我发虽短未媕婀。”意思是:不学别人那样做欧式的发型,也不学别人那样做亚洲式的发型,更不学倭人那歪斜的样子,我的头虽小,却很端正,可屈可伸也无可奈何。“欧”“亚”“倭”是三种不同的发型样式,作者在这里用它们来比喻人的外貌和性格;“媕婀”是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头发的长短。
“我头不与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意思是:我的头不学别人那样曲意逢迎,可弯曲可伸直,但又能对我怎样呢?“同科”指同类,这里指同类事物。
“垂垂渐觉成盘螺,有如玉山长嘉禾。”意思是:渐渐的,它好像一个盘绕的螺旋一样,有如玉山上长出的嘉谷一样。“盘螺”是一种形似螺旋状的发髻,这里借以比喻发髻,又用“玉山嘉禾”来比喻秀美的发髻。
“不似童山空峨峨。”“童山”指童山濯濯,即秃顶。“峨峨”形容山高耸的样子。这里用童山和峨峨来形容发髻,说明发髻高耸入云。
“随俗不随乡人傩,老子头颅聊自摩。任人讪笑语言讹,闭门缩颈甘藏窝。”意思是:我随从世俗,并不随从那些乡里人的做法,就像老子那样,我的脑袋可以随意转动。人们讥讽嘲笑我,我不在意,只是把头低下,缩进脖子里,像一只乌龟那样躲起来。“随俗”指随从世俗,不拘泥于世俗。“傩”是古代驱鬼的仪式,这里指乡人做法。“谩”是粗俗的意思。
“道逢狞吏掩而过,抱璧相如避廉颇。”意思是:路上遇见凶猛的官吏就急忙躲避,就像抱着一块玉璧的蔺相如躲避秦王一样。这里的“抱璧”、“避廉颇”都是用典,“抱璧”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忍辱负重,“避廉颇”是指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避开了强大的廉颇将军。
“自笑杨朱为一毛,有惭肤挠与目逃!”意思是:自己笑话孟轲(杨朱)认为连身上的一根毫毛都不值得计较,惭愧的是连身上最微小的皮肤上的一点痒痒都不能忍受。“杨朱”是战国时的哲学家,他主张“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认为连一根毫毛都不值得爱惜。“肤挠”是指身体上最微小的皮肤上的一点痒痒不能忍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比不过孟子,也比不上杨朱,甚至连身体上最微小的皮肤上的一点痒痒也不能忍受,自己太渺小了。
“几茎衰发奚坚牢,如斯时世须餔糟。”意思是:只有几根稀疏的头发还那么坚固牢固,像这样的时代需要吃些酒糟之类的滋补品。“餔糟”是古时候的一种补品。
“但余未能从时髦,耄矣老夫爱皤皤。”意思是:但我自己还没有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老了,我还是爱好那种老式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力衰,但是自己仍然坚持着自己独立的个性,不愿意随波逐流。
【答案】
“蓄发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不欧、不亚亦不倭,我发虽短未媕婀。(不学别人那样做欧式的发型,也不学别人那样做亚洲式的发型)
颔联:我头不与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我的头不学别人那样曲意逢迎,可弯曲可伸直,但又能对我怎样呢?)
颈联:垂垂渐觉成盘螺,有如玉山长嘉禾。不似童山空峨峨。 (渐渐地,它好像一个盘绕的螺旋一样,有如玉山上长出的嘉谷一样)
尾联:随俗不随乡人傩,老子头颅聊自摩。任人讪笑语言讹,闭门缩颈甘藏窝。(我随从世俗,并不随从那些乡里人的做法)
鉴赏:
首联:不欧、不亚亦不倭,我发虽短未媕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学别人那样做欧式的发型,也不学别人那样做亚洲式的发型,更不学倭人那歪斜的样子,我的头虽小,却很端正,可屈可伸也无可奈何。“欧”“亚”“倭”是三种不同的发型样式,作者在这里用它们来比喻人的外貌和性格;“媕婀”是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头发的长短。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气质。
颔联:我头不与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头不学别人那样曲意逢迎,可弯曲可伸直,但又能对我怎样呢?“同科”指同类,这里指同类事物。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倔强不驯的性格。
颈联:垂垂渐觉成盘螺,有如玉山长嘉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渐渐地,它好像一个盘绕的螺旋一样,有如玉山上长出的嘉谷一样。“盘螺”是一种形似螺旋状的发髻,这里借以比喻发髻,又用“玉山嘉谷”来比喻秀美的发髻。这两句诗通过比喻表现出了发髻的美。
尾联:随俗不随乡人傩,老子头颅聊自摩。任人讪笑语言讹,闭门缩颈甘藏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随从世俗,并不随从那些乡里人的做法,就像老子那样,我的脑袋可以随意转动。人们讥讽嘲笑我,我不在意,只是把头低下,缩进脖子里,像一只乌龟那样躲起来。“随俗”指随从世俗,不拘泥于世俗。“傩”是古代驱鬼的仪式,这里指乡人做法。“谩”是粗俗的意思。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独立个性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末联:道逢狞吏掩而过,抱璧相如避廉颇。自笑杨朱为一毛,有惭肤挠与目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路上遇见凶猛的官吏就急忙躲避,就像抱着一块玉璧的蔺相如躲避秦王一样。“抱璧”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忍辱负重,“避廉颇”是指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避开了强大的廉颇将军。这两句诗通过典故表现了诗人的机智和灵活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