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几许费燕支,一幅鹅溪写折枝。
我亦枯肠苦搜索,为君拈句比红儿。

【注释】扶桑:神话中的日出处,即东海边。燕支山:古名焉支山,在今甘肃境内。鹅溪:在四川彭山县,一名石门山,风景秀丽。折枝:指柳条的末梢,常用以代称女子。比红儿:比喻张瑕瑀的诗句如同红儿般艳丽。

【赏析】

《赠张瑕瑀》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与好友张瑕瑀同赏美景,共咏佳句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意真挚。

“故人几许费燕支”一句,诗人首先赞美了张瑕瑀的高超诗才,说他的诗才能象古代的美女燕支一样美丽,令人陶醉。“费燕支”,语出王融《游雍州记》:“江陵城有古台名燕支,上为观。”又见刘孝绰《和谢法护诗》:“江城有燕支,高耸入云霄,下临碧水畔,上有紫烟飘。”这里用来比喻张瑕瑀的诗歌美如“燕支”。

“一幅鹅溪写折枝”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有一位美人正在折一枝柳条。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既赞美对方诗歌的美,又暗示对方诗作的内容之妙。

第三韵句“我亦枯肠苦搜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赞赏自己诗歌的感激之情。“枯肠”本指干涸的肠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思枯竭、苦于寻觅。

最后一句“为君拈句比红儿”,则用“红儿”来比喻张瑕瑀的诗句之美。“拈句”,取用诗句的意思;“比红儿”,比喻张瑕瑀的诗句犹如红儿般的艳丽,光彩夺目。

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个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