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阳春尚未过,宾朋欢宴畅如何。
岁寒益润乔松色,心寂难翻古井波。
三不名斋尤悔寡,九如祝嘏颂声多。
芝兰玉树亭亭立,会看莱衣奏雅歌。
【注释】
阳春:春天,指农历二月。
岁寒益润:岁月艰难,却更显松树生机勃勃。
心寂难翻:心境寂寞,难以改变。
三不名斋:即“三日斋”,三天不吃肉的斋戒。
九如祝嘏:《诗经·小雅·常棣》中有“宜兄宜弟”一句,后以此比喻祝贺词。
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好子弟,这里指周君雪昆的儿子。
会看莱衣奏雅歌:指在朝廷上为儿子奏唱《诗经·国风·邶风·北门》中的《莱衣》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周君雪昆之请而作的次韵诗。诗前半部分写寿宴盛况,后半部分写寿者德业,最后以“会看莱衣奏雅歌”寄意其子前途光明。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
首联起兴。诗人以时序变换为线索,点明时间,渲染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欢声笑语、宾朋满座的盛大庆典之中。
颔联承上启下,写寿宴的盛况和主人的气度。“岁寒益润乔松色”,以“岁寒”喻人,写寿者的品格坚贞不移、高洁傲岸。“心寂难翻古井波”,以“心寂”喻寿者的心态,既超然物外又内怀壮志,即使面对人生的坎坷也毫不动摇,这两句既赞美了主人的品德,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
颈联由宴会转向主人,以“三不名斋尤悔寡,九如祝嘏颂声多”来赞扬主人的德行。“三不名斋”指的是道家的“三清”和佛教中的“三宝”。“三不名斋”意为“不食肉、不饮酒、不坐高堂”,这是道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此处用以形容主人的生活俭朴,并以此表明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超脱,同时暗含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表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九如祝嘏颂声多”则是指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祝词,这里用以形容主人为人处世之道的博大精深,以及他的仁爱之心和广施恩泽的行为。
尾联以景结情,写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芝兰玉树亭亭立”,比喻主人的儿子如同芝兰玉树一样有出息;“会看莱衣奏雅歌”,则暗示着未来他将在朝廷上为儿子奏唱《诗经·国风·邶风·北门》中的《莱衣》篇,意味着儿子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寿宴的盛况和主人的德行,表达了诗人对长寿者的崇高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