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谋公益俗缘多,掌失明珠累抱疴。
子产宏猷著东里,卜商痛史纪西河。
湖山灵秀供幽赏,身世悲欢付浩歌。
离垢频年乍成主,挽诗题罢泪滂沱。

【注释】

  1. 日谋公益俗缘多:每天都在为公益的事情而操心,使得世俗的缘分增多。
  2. 掌失明珠累抱疴:失去了掌中的明珠(喻指重要人物),使得身体疲惫生病。
  3. 子产宏猷著东里: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在郑都东面建立了新城,即“郑东城”。
  4. 卜商痛史纪西河:战国时齐国人卜商,因反对孔子的儒学而被贬至西河居住,他痛心于这段历史。
  5. 湖山灵秀供幽赏:美丽的山水景色,供人们欣赏。
  6. 身世悲欢付浩歌:人生起伏沉浮,如同悲喜的歌声般悠扬。
  7. 离垢频年乍成主: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和污垢后,突然成了主人翁。
  8. 挽诗题罢泪滂沱:写完挽诗后,泪水滂沱而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徐君逢吉写的挽诗。诗人通过四首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哀思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身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第一首诗歌中,诗人以“日谋公益俗缘多”来表达自己每日都在为公益事业而操心,使得世俗的缘分增多。而“掌失明珠累抱疴”,则用失去掌中明珠(喻指重要人物)来形容自己身体疲惫生病的无奈。
    第二首诗歌中,诗人以“子产宏猷著东里”来赞美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子产,他在郑都东面建立了新城,即“郑东城”。而“卜商痛史纪西河”,则是引用战国时期齐国人卜商,因反对孔子的儒学而被贬至西河居住,他痛心于这段历史。
    第三首诗歌中,诗人以“湖山灵秀供幽赏”来描绘美丽的山水景色,供人们欣赏。而“身世悲欢付浩歌”,则用人生起伏沉浮,如同悲喜的歌声般悠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首诗歌中,诗人以“离垢频年乍成主”来表达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和污垢后,突然成了主人翁的欢喜之情。最后一句“挽诗题罢泪滂沱”,则是表达了写完挽诗后,泪水滂沱而下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