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成法细搜求,一喝何难倒逆流。
岂是汲深虞绠短,故教活水阻源头。

【注释】

①台郡:今安徽滁县。

②咸余:即盐余,指盐碱地。

③泰西法:西方的水利方法。

④凿:挖。

⑤绠:汲水用的绳索,引申为方法、办法。

⑥汲深:从深井中取水。

⑦阻源头:阻碍水源。

⑧活水:此处指新挖的水井。

⑨赏析:诗的前两句写凿井之事,后两句写用新井之水。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凿井之难,同时反映了诗人对新井的希望。

【译文】

台郡的盐碱地太多,用西方的方法招募工匠挖自来水井,铁管下到五十丈没有水。

西方的治水方法是经过仔细查找的,一喝就能倒逆流的水。

哪能因为想打深水井,就担心汲水的绳索短,所以故意让活水在原水源处被阻断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春至秋,在台州任上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面对台州“盐余”地区的水灾和旱灾,十分焦虑,于是决定采取新的措施:用西方的水利方法招集匠人挖自来水井,以期解决当地的水患。然而事与愿违,新井未成,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原来可以饮用的清水被阻隔,使得原本清澈的地下水变得混浊不清,甚至无法饮用。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亲身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于新事物、新方法的怀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