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抱流略,辛勤三十年。
一日不忍舍,颇欲窥高坚。
才短衣食迫,穷老仍愚颛。
慨然望六合,岂无豪与贤。
间关十数载,所在穷山渊。
山阳一闻笛,中策从此捐。
时会既未至,盛业由书传。
旁行百万卷,精诣穷人天。
舌人十万辈,瞠目无媸妍。
学未闻大道,岂能事言诠。
昔者山海隔,今有车与船。
今者文字隔,谁施蹄与筌。
事穷我公起,吾族殆帝怜。
公学岂在此,而此世所先。
国狗素狂瘈,眈眈吻常涎。
兴亡有一定,名世独见全。
冥冥津门树,日暮起苍烟。
扁舟载吾逝,不复相流连。
何时一尊酒,黾勉为执鞭。

【译文】:

我年轻时立志要当个有学问的人,可是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天,我不忍心离开天津,想去拜访严、蒋、陈等人,看看他们怎么样了。可是才疏学浅,生活困难,年纪已大,仍然没有成就。看到天下大势,我感慨万分,难道就没有豪杰贤士吗?我经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到处是穷途末路的境地。山阳闻笛后,我的中策就放弃了。时机已经错过,盛业只能通过读书才能得到传承。旁行百万卷书,精进穷尽了人的天性。舌人十万辈,瞠目无媸妍。学未听闻大道,岂能事言诠。过去山海之间相隔,现在有了车船。如今文字隔阂,谁去使用蹄与筌呢?事情到了穷极,我只好离开天津,回到我的家乡去了。我的家族恐怕要被皇帝怜悯。公学难道在于此吗?而此世所先。国狗素狂瘈,眈眈吻常涎。兴亡有一定,名世独见全。

【赏析】:

此诗作于辛亥年(1901),作者因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归家,心情郁闷,写下此诗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诗人用笔辛辣犀利,直指时弊。首联点明自己立志为有学问的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所以不能施展抱负。“抱流略”三句,写自己勤学苦读,终无所成。“才短衣食迫”,说明生活所迫,不能不自食其力。“穷老仍愚颛”,表现自己年岁已高,依然愚昧无知。中间四句以感慨之词发牢骚。“慨然望六合”两句说,自己虽然想见识一下英雄豪杰,可是时机尚未到来。“间关十数载”,写自己奔波跋涉,历经艰辛。“山阳一闻笛”,借景抒情,说自己听到笛声,便想到自己中策的弃去,感到无限伤感。“时会既未至”,意思是时运尚未成熟,自己不能施展才华。“盛业由书传”,说自己的成就只能从书中得到了解。“旁行百万卷”两句说,自己虽然博览群书,但仍未能达到穷尽天理的地步。“学未闻大道”两句,写自己未能听到大道之音,怎能谈得上对道的理解。最后五句,诗人以“昔者山海隔”一句开头,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今昔之感令人难以忘怀。“今有车与船”、“事穷我公起”等诗句,都表明了自己的无奈和失望。尾联“吾族殆帝怜”,“吾族”指作者的家族。这里说,自己的家族可能被皇帝怜悯。“国狗素狂瘈”,意思是国家的狗本来凶猛无比,现在变得温顺驯服。这两句讽刺朝廷软弱无能,使外敌得以猖獗。“眈眈吻常涎”,形容敌人贪婪无耻的样子。“兴亡有一定”,意谓国家的命运兴亡是有定数的。“冥冥津门树”,意思是夕阳西下,晚风吹起,河津口边那棵高大的树木上,落满了乌鸦。诗人以“日暮起苍烟”结束全诗,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的画面,使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