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石幢:一种刻在石头上的佛像。檐卜:指寺庙的屋檐。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一龛:指的是佛龛。西竺:佛教名词,指印度。
南唐:五代十国之一,位于今天的安徽、江西一带。院本:戏曲的一种形式。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凄凉的夜晚谁在吹奏着笛子?遥远的天际只有一个人独自行走。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知道这位白发的老僧是逃避世事来到寺院的,他喝醉后倒在城东的酒馆里。
注释:
- 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 禅扉:禅宗僧人的修行场所。
- 石幢:石制的佛像。
- 檐卜:寺庙的屋檐。
- 老树斜:形容树木苍老倾斜的样子。
- 石幢檐卜影交加:意思是说月光下,石幢和屋檐的影子交错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 一龛:指的是佛龛,供人供奉佛像的地方。
- 西竺:佛教名词,指印度。
- 高贤像:指的是高僧的塑像。
- 南唐院本花:指的是南唐时期的戏曲艺术。
-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 凄切:形容环境悲伤或心情凄凉。
- 鸣夜笛:夜晚吹笛的声音。
- 苍茫:形容景色广阔而模糊。
- 只履隔天涯:形容自己孤独地行走在遥远的天涯之间,没有依靠。
-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 悬知:推测或者猜测。
- 白发逃禅客:形容年纪已高的僧人逃避世事,来寺庙寻求心灵的慰藉。
- 城东卖酒家:城东的酒馆,是诗人醉酒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罗汉寺寻访黄山人的途中,看到寺庙的景象和感受到的心境变化。首句“月转禅扉老树斜”描绘了月光下的禅寺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次句“石幢檐卜影交加”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影子交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第三句“一龛西竺高贤像”则点出了寺庙内供奉的高僧塑像,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第四句“数笔南唐院本花”则描绘了南唐时期戏曲艺术的精湛技艺。最后两句“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最后一句“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