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京曾侍阿环旁,熟极双鬟郭密香。
若论风姿真绝似,争差笑靥要端详。
亲烦记曲拈红豆,巧值移巢过海棠。
宛胜相逢在天上,相怜何况是同乡。

译文

在瑶京曾服侍过阿环身边,熟极双鬟郭密香。
若论风姿真绝似,争差笑靥要端详。
亲烦记曲拈红豆,巧值移巢过海棠。
宛胜相逢在天上,相怜何况是同乡。

注释

  1. 瑶京:古地名,这里指代皇宫。

  2. 阿环:唐玄宗的宠妃之一。

  3. 熟极:非常了解。

  4. 郭密香:指女子的头发香气。

  5. 风姿:风度和仪态。

  6. 笑靥:微笑时露出的酒窝或笑容。

  7. 红豆:一种植物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思念。

  8. 移巢:比喻春天到来,鸟巢被风吹动,飞到其他地方筑巢。

  9. 宛胜:好像胜过。

  10. 同乡:指彼此都是同地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怀念之情。首句“瑶京曾侍阿环旁”,回忆了诗人曾经在皇宫中服侍过唐玄宗的宠妃阿环的情景,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华。次句“熟极双鬟郭密香”,进一步描绘了阿环的美丽,以及她头发的香气如何令人陶醉。
    第三句“若论风姿真绝似,争差笑靥要端详”,诗人开始表达对阿环风姿和笑容的喜爱,认为她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需要亲自端详才能真正体会到。第四句“亲烦记曲拈红豆,巧值移巢过海棠”,诗人巧妙地通过回忆自己曾经为阿环弹奏音乐,并见证了鸟儿从树上飞走,经过海棠树的情景,来表达对阿环的深深眷恋。
    第五句“宛胜相逢在天上,相怜何况是同乡”,诗人将阿环比作天上的仙女,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怜惜之情。最后一句“相怜何况是同乡”,更是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无论身处何方,都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对阿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过去恋人的深情怀念。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双鬟、郭密香、红豆、移巢等,都富有诗意,使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