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晓空天散冷光,飓风三日断横洋。
归营戍卒春逃瘴,阅世山翁夜吒霜。
红刺桐花围郡邑,碧筼筜笋拂沧浪。
流年冉冉无聊赖,枉有高歌学楚狂。
诗句释义:
- 霁晓空天散冷光,飓风三日断横洋。
- “霁晓”指晴朗的早晨,“空天”形容天空广阔无云,“冷光”暗示着清晨的寒冷和清朗。“飓风”是指猛烈的风,“三日断横洋”说明这股飓风肆虐了三天。
- 归营戍卒春逃瘴,阅世山翁夜吒霜。
- “归营”指的是士兵们回到营地休息,“戍卒”是指守卫边疆的士兵,“春逃瘴”意指在春天时节士兵们因天气炎热而逃离瘴疠之地的瘴气。“阅世山翁”可能指的是年长的隐士或智者,“夜吒霜”形容这位老者在夜晚面对寒霜的态度。
- 红刺桐花围郡邑,碧筼筜笋拂沧浪。
- “红刺桐花”指的是鲜艳的红色刺桐花,“围郡邑”形容这些花朵环绕着县城,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景象。“碧筼筜笋”指的是绿色的竹子(筼筜)上长出的嫩笋,它们生长在清澈的河水中,与“拂沧浪”结合,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流年冉冉无聊赖,枉有高歌学楚狂。
- “流年”指的是逝去的时间,“冉冉”形容时间缓慢流逝。“无聊赖”表示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空虚。“枉有”表达了徒劳无功的意思。“学楚狂”可能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古人的行为,但并未领会其精髓,反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译文:
霁晓的天空中洒下寒冷的光芒,飓风肆虐了三天后终于停息。
回到营中的士兵们因为春日炎热而躲避瘴气,年长的隐士或智者在夜晚面对寒霜。
鲜艳的红刺桐花环绕着小县城,绿色的竹笋生长于清澈的河流之中。
岁月匆匆流逝,让人感到无所事事且毫无意义,白白地学习和仿效那些看似癫狂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又带有一丝忧郁的世界。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人物的情感状态以及对过去的回顾与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诗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