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墉守其国,重介卫其身;
岂云不足恃,未若疆无尘。
民气贵和乐,太平如始春。
造物久安静,丰功竟何人。
居中思固位,出守复忧贫;
履危谋可用,临难力自伸。
坐使天下事,徵于笑与颦。
下农没其世,应知天帝仁。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崇墉守其国,重介卫其身;
  • 崇墉:高大的墙垣。
  • 守护:保卫、保护。
  • 重介:指坚固的盔甲或护身符。
  • 国:这里指的是国家。
  • 身:指个人或生命安全。
  1. 岂云不足恃,未若疆无尘。
  • 云:在这里是疑问词。
  • 恃:依赖。
  • 疆:边疆、边界。
  • 无尘:无尘埃、没有污染。
  • 这里的表达是说,虽然有坚固的防线和护身符可能看起来足够了,但比起边疆没有尘埃、保持清洁来说,更显得重要。
  1. 民气贵和乐,太平如始春。
  • 民气:民众的情绪或民心。
  • 和乐:和谐快乐。
  • 太平: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状态。
  • 通过比较“始春”和“太平”,强调在和平时期的人民心情应该更加和谐快乐,就如同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1. 造物久安静,丰功竟何人。
  • 这两句表达的是自然界长久的宁静和人们功绩无人知晓的感慨。
  • “造物”指的是自然界或者宇宙的创造者(有时被理解为天或自然)。
  1. 居中思固位,出守复忧贫。
  • 居中:指处在中心位置或高位。
  • 思固位: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或保持权力。
  • 出守:离开原职,到其他地方任职。
  • “复忧贫”表明即使在职位上得到了提升,仍然担忧自己会因为贫穷而失去地位。
  1. 履危谋可用,临难力自伸。
  • 履危:面临危险。
  • 谋可用:策略可行,能应对当前的危险。
  • 表达了在困难或危机面前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或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坐使天下事,徵于笑与颦。
  • 通过比喻的方式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
  • 这里的“征”意味着引起或证明。
  1. 下农没其世,应知天帝仁。
  • 这里指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上天的信仰。
  • 通过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所信仰的“天帝”,强调了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和人民的福祉。

翻译

《咏怀》
高大的城墙护卫着国土,坚固的护身符保卫着我的生命;
难道说这些还不够让人信赖吗?还不如边疆没有尘埃、保持清洁。
民众的心情最为珍贵,太平时代就像刚刚发芽的春天一般美好;
自然长久地保持着宁静,人们伟大的功绩竟然没有人知道。
处于中心位置时想稳固自己的地位,离开岗位后又会担心贫穷;
在困难和危险时刻,能够谋划出可行的策略,面对困境也能挺起胸膛勇敢前行。
让整个世界的事情都因他的决策而决定,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他的笑容和皱眉。
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他们的生活状况应该明白上天的仁慈之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城墙、护身符等象征性事物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以及对统治者的期望。诗风简洁而含蓄,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和人民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对天帝的信仰。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记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