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北君山隈,长江东下何喧豗。
金沙淘尽太古雪,岷涛万里从西来。
我登绝顶尚残醉,眼前惶惑不可记。
远送斜阳起暮寒,触拨苍茫万古意。
因记当年楚相老,而今冢上空秋草。
珠履三千安在哉,满山叶落西风扫。
十二银山春复秋,风光仍似旧时好。
松风亭上促膝观,欲仿枚笔只汍澜。
【注释】:君山:即岳州城南的君山岛。芙蓉城:指岳阳。君山在岳阳市西,为洞庭湖中一岛屿。隈:山边或山脚。太古雪:传说中古代的白石,这里指湘江上游一带的岩石,由于水流侵蚀,露出白色。岷涛:岷江之波涛。岷江发源于青海省与四川省交界的岷山,东流至四川成都以下入长江。我登绝顶尚残醉:诗人登上岳阳楼时,已是傍晚时分,酒意未消。眼前惶惑不可记:诗人登楼远望,心绪纷乱,如梦如幻的感觉难以名状。
远送斜阳起暮寒,触拨苍茫万古意:诗人遥望远处的太阳逐渐落下,感到一片凄凉。触拨:触动。苍茫:辽阔广大。万古意:永恒的意味。因记当年楚相老,而今冢上空秋草:诗人想起昔日的屈原,他已逝,而他的坟墓上却长满了秋草。楚相:楚国的宰相,这里指屈原。
珠履三千安在哉?满山叶落西风扫:如今那曾陪伴过楚王左右的三千宫女,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只有山上的树叶,被西风吹得纷纷扬扬地落下。十二银山春复秋,风光仍似旧时好:春天和秋天各有其美景,但无论春夏秋冬,这里的风光总是那么美丽,就像过去一样。
松风亭上促膝观,欲仿枚笔只汍澜:诗人坐在松树风亭上,望着四周的风景,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想模仿屈原写作的念头,只是自己无法像他那样写出伟大的作品。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上岳阳楼后写下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人生遭遇的忧思。
首联“芙蓉城北君山隈,长江东下何喧豗”,描绘了岳阳楼的位置和周围的景色。芙蓉城,即岳阳,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即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这一联主要描写了岳阳楼附近的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
颔联“金沙淘尽太古雪,岷涛万里从西来”,描述了金沙江的源头,以及岷江的波涛汹涌。金沙江是长江的一部分,发源于青海高原。岷江是岷山的支流,流经四川盆地,流入长江。这一联主要通过描写金沙江和岷江的波涛汹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我登绝顶尚残醉,眼前惶惑不可记”,描述了诗人在岳阳楼上的感受。登高望远,诗人感到有些迷惘,无法记住眼前的景色。这一联主要通过描写诗人登岳阳楼后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担忧。
尾联“远送斜阳起暮寒,触拨苍茫万古意”和“珠履三千安在哉?满山叶落西风扫”两联,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先,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夕阳西下,寒气逼人;然后,他又想到屈原的遭遇,感叹他的遭遇与自己相似,但他的命运却是如此悲惨。最后,他想象那些曾经陪伴过楚王左右的宫女们,现在已经无影无踪了,只有山上的秋叶被西风吹得纷纷扬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忧虑;通过自己的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