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坞云庄闹亦幽,家家水碓竞溪流。
田间午馌人皆歇,一片平芜数点牛。
【注释】
岚坞:山坞。云庄:云雾缭绕的山庄。午馌(hàn):中午割稻。馌,古代一种农活。平芜:平坦而长满杂草的地方。牛:指耕田用的牛。此诗是次韵嵩山田居杂咏中的第二首,前一首是《春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嵩山农家的生活。首句写“岚坞云庄”幽静;二句写“家家水碓”,说明农民们都很勤劳。第三句写中午割稻后,人们休息;第四句写“一片平芜”,说明田野很宽广。全诗用词朴实、自然、形象鲜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岚坞云庄闹亦幽,家家水碓竞溪流。
田间午馌人皆歇,一片平芜数点牛。
【注释】
岚坞:山坞。云庄:云雾缭绕的山庄。午馌(hàn):中午割稻。馌,古代一种农活。平芜:平坦而长满杂草的地方。牛:指耕田用的牛。此诗是次韵嵩山田居杂咏中的第二首,前一首是《春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嵩山农家的生活。首句写“岚坞云庄”幽静;二句写“家家水碓”,说明农民们都很勤劳。第三句写中午割稻后,人们休息;第四句写“一片平芜”,说明田野很宽广。全诗用词朴实、自然、形象鲜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以及注释,把握诗意和思想情感。 “嵩山以二扇索写梅各题一首”意思是:嵩山请我画梅花各写一首诗。 “骄阳炙地气腾火,百计娱心无一可”意思是:骄阳似火烤着大地热气腾腾,想尽办法娱乐自己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为君画扇固乐为,解衣盘礴屡不果”意思是:为你画扇固然很高兴,但脱去衣裳坐在地上作画却屡次都做不到。 “日转低檐画似年
崛西秋日 崛西山庄无是非,砾石硗埆人烟稀。 牧牛童子斗草戏,卖炭老翁买米归。 到户寒蛩啾唧语,穿篱瘦蝶支撑飞。 开门园圃经霜喜,抱瓮未遂先息机。 注释: 1. 崛西山庄:指位于山间的庄子。 2. 砾石硗埆:指山间石头坚硬贫瘠。 3. 牧牛童子:指放牧的小孩子。 4. 斗草戏:儿童游戏的一种,用花草进行比赛。 5. 卖炭老翁:指卖炭的老人。 6. 寒蛩(qióng):蟋蟀。 7. 穿篱瘦蝶
【题损翁壁间幻翁兰竹】 大石横卧如睡羊,小石侧立如惊獐。 数笔都梁倚苍筤,遂觉肃肃风盈堂。 老人宴坐背负墙,寄情岩谷恣徜徉。 虎豹远迹蛟龙藏,神恬气和邀百祥。 我来读画喜欲狂,色声香味诸窍张, 即事愿翁寿一觞,醉后同寻幻有庄, 生平不佩紫罗囊,芝兰玉树非所望, 但乞烟梢万丈长,着我与翁饮其傍, 欢呼大笑乐未央。 【注释】 - 大石横卧:大石头横卧在地上,形状像一只睡羊。 - 小石侧立
诗句解读 1 "病愧陶隐居,投簪发亦绿。:陶隐居指的是陶渊明,因厌倦官场而归隐田园。"投簪"是古代官员辞职的礼节,表示辞去官职。“发亦绿”形容头发变白,暗示年老体衰。 2. “只有觅栗儿,门业愁难续。”:“栗儿”指儿子,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没有子孙传承家族事业。 “门业”指的是家族的事业或家学,难以继续下去。 3. “正似厉人媸,生子遽以烛。”:“厉人”指丑陋的人,与前一句形成反讽
食笋行戏赠臞仙 可吃无肉,不可吃无竹,将军嗜好竹笋,身体健壮。昌歜羊枣,都是粗俗食物。 潞河秋泊渭川贾,筐篚腥倾箨龙脯,乍看鳞甲形模糊,尚觉彭亨郁余怒。 将军晓起饥肠鸣,蜿蜒入口风雷轰,炼珍百品不足数,一味清净廉泉僧。 闻道此僧善说法,不棒不喝不梵夹,化身现在我窗前,我亦从之敬而狎。 一阳初复萌始孳,弹指蛩鸣锸可施,拟夸新脆连根赠,却恐狐搰反被嗤。 知子多生饱蠹简,啖蔗佳境应非远。 注释:
【诗句翻译】 岂有健步能飞空,奇梦突与山灵通。 夜入天寿驭猛虎,晓随八神朝紫宫。 身居富贵玩朝菌,神游岩壑餐蓇蓉。 想当朝回脱剑佩,閟阁倚枕开鸿蒙。 须臾千峰度脚底,蹴踏泉石排云松。 画屏局促鄙宗炳,移山委琐嗤愚公。 不辨山来与人往,细测此理难详穷。 烟霞铸颜气铸骨,一遨一戏含冲融。 黄帝得此游华胥,至今沕穆余淳风。 君子在朝小人野,何处觅得商山翁。 谁识将军作计工,暗措五岳实枵胸。
注释: 1. 为嵩山题力闇画扇:在嵩山上为力闇(人名,生平不详)的画扇上题诗。 2. 近山间远山:形容嵩山高峻,山峰重叠。 3. 力若奔群马:形容嵩山势如奔马,气势磅礴。 4. 千里青未了:形容嵩山景色壮丽,绿色无边。 5. 直来压渔舍:形容嵩山巍峨,仿佛要将渔船压入水中。 6. 舍中老翁我不如:形容诗人自比为渔夫,认为自己不如渔翁悠闲自在。 7. 但钓溪鱼不读书:形容诗人追求自然
诗句解释: 1. 米颠爱石世尽知,臞仙画石实过之。为我曾作《双石图》,墨光压扇千钧携。——这句话的意思是米芾喜爱石头,世人都知道,但臞仙画的石头却超过了他。他还曾经画过一幅《双石图》,用墨光压住了扇子的扇面,让人提起来都觉得有千钧之力。 2. 嵩山扇头画更好,银染金皴气逾老。野花野草含秀润,芬芳镇与烟霞保。——这句话的意思是嵩山的扇头的画更加美丽,银色的颜料染在金色的线条上,给人一种岁月感
诗句翻译: 永定河水湍急,泥沙混浊,滩上的石头都向南奔流。鸟兽惊骇的样子各异,斑斓的五色在明天清晨显得分外鲜艳。过去打猎时身手矫健,车马飞驰,技艺熟练,搜寻云根之地。僮仆六七人跟随我前进,步步踩在原野上。熊渠精诚可饮羽,修羊苗裔皆触藩。零陵玄鸟匡庐雁,清远狮子三蓬豚。都从大地出入我的网,沙泥胶固断绝腾骞。即鹿无虞自多获,足拳翼戢伏且蹲。左右欢哗逞击搏,晋之冯妇齐孟贲。五丁神力引蛇尾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画家幻翁画兰的诗作。幻翁的画兰,以神全故坐形支离。 幻翁画兰的手法非常独特。他不像其他画家那样直接描绘兰花的真实形态,而是通过绘画来表现兰花的精神。他的画法如同使用锥子在纸上划开一道口子,使得画面上的花朵和叶子都显得支离破碎。这样的画作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兰花的灵魂。 幻翁的画兰充满了神秘感。他曾在封闭的阁楼中听到豹囊鼓的声音,那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溪云淡淡合还披,不定阴晴禁火时。 约得邻翁耘宿麦,杏花小雨又成丝。 注释:溪边的云雾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天气变化不定,难以预料何时晴朗或下雨。我约定了附近的邻居一起收割晚稻的麦子,可是到了傍晚时分却下起了细雨,雨水像牛毛一般落下,使得收割工作变得十分困难。但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收割任务,尽管辛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生活片段,通过自然景象和农民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勤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针对诗歌的写作方法提出的要求,考生需要对诗歌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有一个整体的理解,然后分析其特点,最后进行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嵩山田居时所作杂咏,诗人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 田居:隐居田园生活。 桃源境:指桃花源的美景。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地方。 茅檐:茅草屋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诗。首联写诗人最羡慕隐居田园的人能接近自然,摆脱尘世的烦扰;颔联写自己与友人相约,一同来到桃花源中,只见那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颈联写在桃花源中所见的景象,只是那茅檐、鸡犬等小动物,便足以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全诗语言简洁明了,但寓意深远
桑间鸠语椹初黄,满榻南风午梦长。 译文:桑间的鸠鸣声,椹叶刚刚泛出黄色。我倚靠着南风的暖意,沉浸在午睡的梦境中。 注释:桑间的:指桑林之间,古代男女幽会之地。鸠语:鸟鸣,此处指蝉鸣。椹叶:桑葚。 终老不行城市路,一隅云水自成乡。 译文:最终我将选择不再行走于繁华的城市街道,而是找一个角落享受宁静的自然环境,像诗中的“云水”一般。 注释:云水: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如同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溪流一样。
诗句解读 1 "病愧陶隐居,投簪发亦绿。:陶隐居指的是陶渊明,因厌倦官场而归隐田园。"投簪"是古代官员辞职的礼节,表示辞去官职。“发亦绿”形容头发变白,暗示年老体衰。 2. “只有觅栗儿,门业愁难续。”:“栗儿”指儿子,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没有子孙传承家族事业。 “门业”指的是家族的事业或家学,难以继续下去。 3. “正似厉人媸,生子遽以烛。”:“厉人”指丑陋的人,与前一句形成反讽
自翠微山口至第一桥 絷马龁平冈,欲试济胜具。 奚奴荷拄杖,负手就熟路。 经秋无飘风,丹黄满岩树。 迤逦缘涧滨,瞩目尽良遇。 谷口忽若吞,噬嗑饱烟雾。 西折磴渐危,山势益奔骛。 小坐拂藓石,佳境在指顾。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诗,描绘了从翠微山口到第一桥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山口,颔联写山路,颈联写山中景致,尾联写到达后的感受。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山口出发,到第一桥,再到山谷中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