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城址长蒿蓬,依旧江流日夜东。
远岸楼台残月下,严更鼓角乱山中。
爬沙大蟹时穿簖,扑火秋虫误打篷。
叹息荆州人熟睡,白衣稚子竟英雄。
阿蒙城址长蒿蓬,依旧江流日夜东。
远岸楼台残月下,严更鼓角乱山中。
爬沙大蟹时穿簖,扑火秋虫误打篷。
叹息荆州人熟睡,白衣稚子竟英雄。
注释:
- 阿蒙城址长蒿蓬,依旧江流日夜东:阿蒙城(今湖南省岳阳市)遗址长满了蒿草和蓬草,长江水日夜向东流去。
- 远岸楼台残月下,严更鼓角乱山中:远处的江边楼台在残月下显得有些破败,严更鼓角声在山间回荡。
- 爬沙大蟹时穿簖,扑火秋虫误打篷:螃蟹在大沙里爬行时,有时会钻进鱼网;秋虫扑火时,可能会不小心打到渔人的船篷上。
- 叹息荆州人熟睡,白衣稚子竟英雄:我感叹这些熟悉荆州的人们熟睡如死,而那些身穿白衣的小孩却展现出了英勇的英雄气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作。诗人以阿蒙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首句“阿蒙城址长蒿蓬,依旧江流日夜东”通过描写城址周围的环境,暗示了历史变迁的沧桑感。蒿蓬长满表明了时间的久远,江流日夜东流则象征着历史的永恒。
第二句“远岸楼台残月下,严更鼓角乱山中”通过对远岸楼台和严更鼓角的描写,展现了夜幕下的宁静与紧张氛围交织的景象。
第三句“爬沙大蟹时穿簖,扑火秋虫误打篷”则运用比喻手法,将大蟹和秋虫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相联系,表现出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巧妙融合。
末两句“叹息荆州人熟睡,白衣稚子竟英雄”则是作者感慨之情的升华,通过对荆州人民熟睡和稚子英雄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