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注释】:

  1. 收却纶竿:收起渔网、钓竿。
  2. 落照红: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着水面。
  3. 秋风宁为剪芙蓉:秋风轻轻地吹动着荷花,像在修剪它。
  4. 淡淡:形容人的脸色或神情。
  5. 水蒙蒙:指水面上雾气弥漫的样子。
  6. 芦花短笛中:用芦花做笛子的材料,吹奏出悠扬的笛声。
    【赏析】:
    《渔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新淡雅、朴素优美的艺术风格和含蓄蕴藉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清幽脱俗、高洁自守的渔父形象:在秋日暮霭沉沉、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色中,一个渔夫悠然垂钓,他身姿飘逸,意态潇洒,宛如仙境中的仙人。
    首句“收却纶竿落照红”,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渔父悠然自得的神态:他收拾好渔具,准备回家。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晚霞映红了江面。这两句诗描绘出一个闲适恬淡的渔父形象,表现出渔父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渔父这种生活态度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次句“秋风宁为剪芙蓉”,则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人的情态。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秋风拟人化为一位女子,她轻轻地、巧妙地剪裁着荷花,使之更加娇艳动人。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秋风轻拂的画面,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三四句“人淡淡,水蒙蒙”,“人”指的是渔父,他身着淡色衣服,面容清秀而神态安详;“水”则是江水,它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周围的景物和谐相融。同时,也暗示了渔父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最后一句“吹入芦花短笛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芦苇也赋予了人的性格。当风吹过芦苇时,芦花随风飘散,如同一支短笛中的音符在跳跃、飞扬。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又表达了渔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