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具体到本题,首先要分析“才听夜雨”一句中的关键词“听”和“雨”,然后分析这两句中“秋如许”一句中的“许”字的妙处,再分析第三句中的“蛩”、“人”和“梦转愁无据”等句子的意思,最后分析第四句中的“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一句的意象。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如第一句中,“夜雨”二字点出了时间,也暗示了环境,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第二句中,“秋如许”,是说秋天已经来临,而此时正逢下雨,因此感觉秋天更加浓重,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第三句中,“绕砌蛩螀”写的是蟋蟀和寒蝉的声音,它们在夜晚发出声音,但没有人能够听见,这是诗人对孤独的一种写照;第四句中,“忆君”一词写出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感,而“游倦何方”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因为友人在旅途上已经疲惫不堪;最后,“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一句,通过描写室内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答案】
译文:刚听到夜里的细雨,便觉得秋天已经来了,那蟋蟀的叫声和寒蝉的鸣声都消失了,无人知晓。我在这寂静的夜晚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心中充满了愁绪却无法找到原因。乱山叠嶂横亘江面,想起你在外游玩疲倦了该往哪里去。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小窗户下的红烛啊,映照着我今夜凄凉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怀人的小令。
起调“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用拟人的手法写雨,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秋如许”,是说秋天已经来临,而此时正逢下雨,因此感觉秋天更加浓重。
“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蛩、螀都是秋虫,古人以为它们的鸣叫是因悲伤而发出的。“绕砌蛩螀”即指蟋蟀和寒蝉,它们在夜晚发出声音,但没有人能够听见。“人不语”三字写出了孤独的境况。“有梦转愁无据”意思是说即使做了梦,也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过片“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写眼前之景。这两句是作者想象友人游倦归来的情景。“乱山千叠”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江岸图,横亘在江面上的群山,层峦叠嶂,连绵不绝。
“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以“小窗红烛”烘托出室内的孤寂气氛。“知否”,即“知道吗”。“此夜凄凉”,既指自己的心情也暗含对方的心情。红烛映照下,更显得室内一片凄凉。
结句“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感情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