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注释】
- 凄凄切切:形容心情凄凉。
- 惨淡:凋零的样子。
- 黄花节:指九月重阳节,因菊花盛开而得名。
- 梦里砧声浑未歇:梦中的捣衣声似乎还没有停歇。
- 那更乱蛩悲咽:何况蟋蟀在夜里鸣叫,声音低沉而凄凉。
- 尘生:尘土飞扬,指燕子飞走了。
- 抛残弦索:旧时弹拨乐器的琴弦和丝线被丢弃,表示音乐不再弹奏。
- 一样晓风残月:同样的晓风与残月,暗示时光已逝,物是人非。
- 触绪添愁:触动心事增添忧愁。
【赏析】
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境。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开篇即用“凄凄切切”四字点明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悲伤。接着,“惨淡黄花节”,黄花节指的是九月重阳节,此时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但词人却感到“惨淡”,这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使得词人的心情变得忧郁、伤感。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梦中的捣衣声似乎还在继续,但现实的世界中却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蟋蟀在夜里发出的悲鸣声。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助。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空荡荡的楼阁图景。燕子离开了这座空楼,只留下了尘埃的痕迹。同时,词人也把曾经熟悉的音乐遗物抛弃在床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忧伤。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虽然窗外的晓风吹拂着残月,但此时的景色已经无法唤起往日的记忆和情感。反而,这些景象触动了词人的思绪,让他不禁增添了忧愁。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刻地描绘了一位孤独的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