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及思想感情和手法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和重点字词的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诗句的内容要点,并据此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西亭夜坐”是这首诗的首句,诗人开篇即写自己夜坐于水中小亭的情景。“明月爱流水”,以明月自况,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之情,“一轮池上明”,明月倒映在池面上,显得格外明亮。接着写“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明月倒映在水中,使水面变得清澈透明;同时明月又为水增添了光辉,使其更加美丽。
颔联“有客登西亭”,点明时已深夜,主人不在家,只有客人来登亭。“其时万籁寂”,此时周围一切声音都没有了,静得连蟋蟀都停止了鸣叫。这两句写环境之幽静,与前面的“明月”、“金波”相照应。
颈联紧承上文描写,写客人来了以后的情形。“荷珠不甚惜”,荷叶上滴下的露珠并不珍惜,任由它们滴落下来;风一吹来,荷叶上的露珠被风吹起,一齐洒向水中。“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月光下,萤火虫的光在湿润的空气中闪烁着,发出微弱的光芒;而秋虫们则在草丛中停止鸣叫。这两句通过写露珠、萤火虫和秋虫等物,衬托出环境的幽美和寂静。
尾联“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感此玄化理”指诗人感悟到自然界万物变化的玄妙哲理;“形骸付空冥”指人的身体和精神随着自然的玄妙变化而消失,进入虚无缥缈的仙境。最后两句写诗人悟到自然的变化之理后,心境豁然开朗,觉得身心都已融入自然之中,超脱了尘世的纷扰。
【答案】
示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坐在水中小亭里欣赏美丽的月景和水中荷花的情致。诗人首先描绘了月光照在池塘里的美景,然后又写到了水中的荷花,再写到了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荷珠,最后写到荷珠被风吹散,萤火虫的光在湿润的空气中闪烁着,而秋虫们则在草丛中停止鸣叫。全诗写景细致优美,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