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
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
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
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
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
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
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这首诗是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描述了老僧在山中的经历和感受。
首联: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这一联描述了老僧的年纪和他在遇到别人时的态度。高谈竟日可忘机,指的是老僧在谈话中可以忘记一切世俗的烦恼,只是静静地看着山景。倚杖临风面山立,描绘了老僧站在山风中的情景,显得孤独但又充满智慧。
颔联:数十年间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这一联反映了几十年间的变化。世事移指的是社会的变迁,而历历言之则强调了这些变化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守边将帅少生还,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的影响。姓名屈指犹记忆,则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英雄的怀念。
颈联: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这一联讲述了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艰辛。民力艰意味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而离乱兵荒则是形容历史上的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山川如故生灵希则暗示了尽管国家安定,但人民仍然生活在困苦之中,需要警惕未来的战争。
尾联: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这一联总结了诗人的经历和感受。五十秋表示已经经历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边方约略烽烟熄则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国家逐渐安定。流光一逝不复还,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而追思往事则让人感到悲伤和怀念过去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述老僧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化。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期望和对历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