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一马万人环,天下安时注意相。
【注释】
二童一马:指文忠公的四个儿子和两个门客。万人环:形容场面盛大,人山人海。司马文正公: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陕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名文学家。神道碑:指《温国文正侯(司马光)神道碑铭》。苏轼曾为其立碑,并作此诗以题其上。司马文正公:司马温公,字君实,河南府太康(今河南太康)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集贤殿大学士,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司马温公一生勤于政事,为政清简,不务华侈,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政绩显著,为后人所称颂;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宋神宗时开始编撰,历时19年始成)。苏轼曾为其立碑,并作此诗以题其上。司马文正公:司马温公,字君实,河南府太康(今河南太康)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集贤殿大学士,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司马温公一生勤于政事,为政清简,不务华侈,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政绩显著,为后人所称颂;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宋神宗时开始编撰,历时19年始成)。
【赏析】
首句是说,有位名叫苏文忠的人给我送来了司马文正公的神道碑。苏文忠即苏洵,他是苏轼的父亲。司马文正公是司马温公的尊称。司马温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苏轼与司马温公是同代人,二人都是文章大家,所以苏轼很欣赏这位名相。
次句说:四名童子,一匹马,周围有上万的人围观。这句中“四童一马”指的是司马温公的儿子们和门客。司马温公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司马池、司马鸿、司马沔和司马敞。司马敞是苏轼的老师,所以苏轼很尊敬他,也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苏轼在诗中写道:“四童一马万人环,天下安时注意相。”意思是说:当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像司马温公这样的名臣良将。这表达了苏轼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景。
第三句说: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都会关注这些英雄人物。这里所说的英雄人物就是指司马温公这样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苏轼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期望。
最后一句说:天下大治的时代,人们才会特别关注这些人。这里的“大治”是指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温公的赞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稳定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