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昔主隐君家,镫火秋堂弦诵哗。
三万七千到今日,东西南北总天涯。
孤儿白发音容渺,老树孙枝岁月赊。
此榻若因徐孺设,莫教去后网尘遮。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先公昔主隐君家,镫火秋堂弦诵哗。

  • 先公:指的是前代的公侯或者有权势的家族。
  • 昔主隐君家:表示前代的公侯曾经是隐者。
  • :这里指公侯,也泛指地位高的人。
  • 隐君家:指公侯隐居在主人家中。这里的“隐”字,表达了公侯不问世事,过着隐退的生活。
  • 镫火:指夜晚的灯和火,通常用于照明。
  • 秋堂弦诵:秋天的晚上,书房里传来读书的声音。
  • 弦诵:古时读书人读书吟诵,用琴瑟等乐器伴奏。
  • :形容声音洪亮、清晰。

2. 三万七千到今日,东西南北总天涯。

  • 三万七千:数量词,表示很多的意思。
  • 到今日:到现在。
  • 东西南北:方位词,代表方向,这里泛指四面八方。
  • 总天涯:表示无论到哪里都是如此。

3. 孤儿白发音容渺,老树孙枝岁月赊。

  • 孤儿:这里可能指的是失去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是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 白音容:白色的音容,形容声音、面容都很清秀、纯净。
  • :形容遥远、模糊不清。
  • 老树孙枝:比喻年纪很大或历经沧桑的老人。
  • 岁月赊:指时间悠长,岁月蹉跎。

4. 此榻若因徐孺设,莫教去后网尘遮。

  • 此榻:这里指这个座位或地方。
  • 因徐孺设:由于徐孺的原因设置这个座位或地方。
  • 莫教去后网尘遮:不要轻易让人拿走,不要让尘埃覆盖它。
  • 徐孺:徐稚,东晋著名学者,以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著称。

译文

先公曾为隐君家的主人,秋夜书房中灯火通明弦歌朗朗。从三万七千年以来至今,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天涯海角。孤苦无依的孩子,声音清美容貌纯洁,如同老树上的嫩枝历久弥新。如果这床榻能由徐孺设置,请千万不要让它被尘土覆盖。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过回忆历史人物和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代隐者生活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今、虚实,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当下困境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