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回首长安远,吟怀都损愁抱。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垂杨应自恼。对斜阳芳草。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
烟水又南朝,苍茫外、醉拍栏杆一笑。呼起几征鸿,寄裁红旧稿。蕉窗听雨好。知甚日、巴山重到。隔千里、明月娟娟,奈寸心如捣。

徵招·寄怀旧京诸姊

清游回首长安远,吟怀都损愁抱。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垂杨应自恼。对斜阳芳草。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

注释:

  1. 清游:指在长安游玩的情景。2. 回首:回头看。3. 吟怀:抒发情怀。4. 西北上高楼:登上长安城西北的高楼。5. 何人:指何人登高望远。6. 垂杨:柳树。7. 恼:惹恼、烦扰。8. 斜阳芳草:夕阳下的花草。9. 十载:十年,十年时间。10. 江关:指长江边的关口或要塞。11. 巴山:山名。在今四川省。12. 蕉窗听雨好:形容听雨声很惬意,就像坐在香蕉叶做的窗户旁聆听雨声一样。13. 巴山重到:再次回到巴山县。14. 隔千里:隔着千里之遥。15. 明月娟娟:明亮的月亮。16. 奈:无奈之意。17. 寸心如捣:内心痛苦得如同被捣碎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和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清游回首长安远”,诗人回忆起在长安游玩的情景,长安作为古都,是诗人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他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地方。然而,当他回望时,却发现那已变得遥不可及。
    次句“吟怀都损愁抱”,诗人感叹自己的情怀已经受到了损害,愁绪已经无法控制。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诗人登上长安城西北的高楼,但却没有找到一个人可以依靠、分享他的视角和感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第四句“垂杨应自恼”。垂杨是长安城中常见的一种植物,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认为垂杨应该感到烦恼,因为它见证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第五句“对斜阳芳草”。诗人面对着斜阳和芳草,这些自然景物引发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诗人回顾了自己在江关的十年时光,并感慨自己为词赋所困,浪费了大量时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长安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遗憾。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