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材社栎敢论年?
刻划无盐正可怜。
万事桑榆虚逐日,半生草莽苦忧天。
身名于我曾何与,心迹微君孰与传?
独愧老来诗不进,嗜痂犹说近临川。

谢琴南寄文为寿

不材社栎敢论年?

刻划无盐正可怜。

万事桑榆虚逐日,半生草莽苦忧天。

身名于我曾何与,心迹微君孰与传?

独愧老来诗不进,嗜痂犹说近临川。

  1.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不材社栎敢论年?”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认为自己没有像社栎一样被用作木材,也无需评论自己的年龄。这里的“社栎”指的是一种树木,象征着无用之材。
  • “刻划无盐正可怜。” —— “无盐”通常用来形容丑陋的女性,但在这里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平凡且不值得夸赞。
  • “万事桑榆虚逐日,半生草莽苦忧天。”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控自己的未来。
  • “身名于我曾何与,心迹微君孰与传?” —— 诗人自问自答,觉得自己的名誉和名声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自己的心迹(内心世界)也无法与君王相比,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 “独愧老来诗不进,嗜痂犹说近临川。” —— 诗人感叹年岁已高,却发现自己在诗歌创作上停滞不前,这与古代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人的创作成就相比显得逊色,表达了一种自嘲和遗憾的情绪。
  1. 译文:
    我不配讨论自己的年岁,就像不材之木不被用作材料。我平凡无奇,不值得称赞,正如人们常说的无盐女,但我认为这更合适。
    我的生活就像夕阳西下时的影子一样短暂,我的一生都在草野中度过,辛苦忧虑地生活。我的声誉和名声在世人眼中微不足道,我的心境也无法与君王相比,因此我也难以将自己的心迹与君王相比较。
    我独自感到惭愧,因为我年纪大了,却在诗歌创作上停滞不前,就像那些喜欢沾满污垢的痂疤的人仍然坚持说自己喜欢沾污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名誉以及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