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携佳月就嚣尘?
肠断沧波一片银。
舟小畏风差得泊,楼高近市漫成邻。
顽山是处愁吟望,残夜无人省病呻。
却为彗星搔短发,万方涕泪诏书新。
【注释】
七月十三夜厦门寓楼作:在厦门寓居,于七月十三日夜所作。
忍携佳月就嚣尘?:忍心带着美丽的月光到喧闹的城市中去吗?
沧波一片银:一片银色的波浪。沧,沧海。
舟小畏风差得泊,楼高近市漫成邻:小船小而怕风,只好停泊在水边;高楼高而靠近市场,只能成为市场的近邻。差得,勉强。
顽山是处愁吟望,残夜无人省病呻:无论走到哪里,都愁思满怀地吟哦着;残夜无人,只能呻吟着生病。省,省察、体恤。呻吟,这里指生病。
却为彗星搔短发,万方涕泪诏书新:反而被彗星扫落了满头的短发,全国上下都为新的诏书号啕痛哭。搔,动词作名词用,表示头发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描写诗人因谪居福建漳州时触景生情而写下的诗篇。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之情。
首句“忍携佳月就嚣尘”,诗人不忍携带着美丽的月光来到喧闹的城市中,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想要逃离喧嚣的城市,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城市的诱惑。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的心境更加复杂,也更加引人深思。
次句“肠断沧波一片银”,诗人在看到一片银色的海浪时,感到内心无比的痛苦和失落。这里的沧波,既指海水又指诗人的心情,诗人将心情比作海洋中的一片银,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心境。
第三句“舟小畏风差得泊”,诗人因为小船太小而害怕风大,只能勉强停泊在水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四句“楼高近市漫成邻”,诗人的住所高楼耸立,靠近市场,只能成为市场的邻居。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处境的无奈和无奈感。
最后两句“顽山是处愁吟望,残夜无人省病呻”,无论是走到哪里,都愁思满怀地吟哦着;残夜无人,只能呻吟着生病。这里的“顽山”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和怨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疾病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