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将花失就看,蔽池苇荻一凭阑。
亭台历劫犹如旧,松竹寻盟及未寒。
留命自疑关动忍,恋恩无分养衰残。
裕陵灵爽榱题在,蓟树东瞻感百端。
解析:
诗句注释与赏析:
- “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 这首诗创作于七月廿三日,地点在钓鱼台(可能是位于北京市的一处名胜)。
- “芍药将花失就看”: 芍药即将开花,作者站在栏杆前眺望。芍药通常在春末夏初盛开,此时正值盛花期。
- “蔽池苇荻一凭阑”: 周围的池塘和芦苇被遮挡住了视野。”凭阑”意为倚靠在栏杆上,表达了一种孤独或忧郁的心情。
- “亭台历劫犹如旧”: 亭台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坚固如初。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松竹寻盟及未寒”: 松树和竹子象征着坚韧和忠诚。这里可能是指作者与某种事物或信念的坚守,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未曾动摇。
- “留命自疑关动忍”: 作者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担忧,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或对现实的不满。
- “恋恩无分养衰残”: 尽管对恩情有依恋,但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支持,导致自己逐渐变得衰弱。这反映了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感。
- “裕陵灵爽榱题在”: 指的是乾隆皇帝的陵墓,暗示了对历史和过去的尊重。
- “蓟树东瞻感百端”: 从东边观望蓟树时,引发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和思考。这里的蓟树可能象征着故乡或某种特定的情感寄托。
译文:
七月廿三日,我在钓鱼台上作诗,芍药将要开花,我却站在栏杆前凝望。周围的池塘和芦苇被遮挡住了视线。亭台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坚固如初。松树和竹子象征着坚韧和忠诚,它们在困难中依然没有动摇。我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担忧,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或对现实的不满。尽管对恩情有依恋,但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支持,导致自己逐渐变得衰弱。我在这里观望着裕陵的陵墓,心中感慨万千。从东边观望蓟树时,引发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现实的种种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体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给人以启示和共鸣。